每个人都憧憬着一个属于自己的心灵花园,它是人们内心最隐密,最放松和最惬意的理想场所。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人从未停止过造这个梦。
按照童寯先生在《江南园林志》中的定义,园林的布局虽变幻无穷,但要素都包含在“園”字之中:最外面的“口”是围墙;“土”则形似屋宇平面,可代表亭榭;中间的“口”居中为池;其下字形则似石似树。
宽泛地说,园林是一种围合而成的人工化自然。但它的模拟自然,再造自然,与纯粹的物质空间又迥然有别,似乎已经约定俗成地指向一种文化属性,如《园冶》作者计成所谓的“别壶天地”,或者米芾所说的“城市山林”。
回溯中国园林的演变,就是一个将幻梦带入真实的过程。
最早关于园林的明确记载,是秦汉时的上林苑。上林苑原为秦始皇所建,汉武帝时重修,如今只能借武帝时期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去想象。司马相如描写上林苑的规模:“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终始灞浐,出入泾渭;酆镐潦潏,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
古代中国刚开始有园林观念的时候,是以大自然本身为园的,有把自然中的山水诸态纳入园林的愿望,在此基础上加入一些人为创造。宋人山水画的巨视观,视大自然为园林的精神,就是上林苑的精神,这也是后世园林思想的重要根源。
从上古一直到宋元,园林都不能脱离神仙之说。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创造了仙人,又创造了蓬莱等仙山,求仙的传统得以流行。园林之中,堆土为山,移土为水,水中有岛,岛名蓬莱,成为一种理想世界的范式。
士大夫阶层开始有意识地在自己的宅院中营造园林,始自南北朝时期。道家的思想以个人修养的方式进入统治阶层,又通过以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诗人的文字,深植于生活中。在陶渊明的眼中,从《归园田居》到《桃花源记》,田园中的自然景物无不触发生命感受。
之前读书人进入山林是寻找躲避之所,而陶渊明把田园神圣化了,成为读书人主动追求的目标。所以到了南北朝,田园已经是士大夫在闲暇之时的消遣,而退休之后又可以悠游终老,其中的神仙思想也逐渐世俗化,成为日常生活的点缀。这种园林观,配合儒道精神的交互作用,一直延续到今天。
自北宋开始,由于商人阶层兴起,再加上科举制度打开了仕进之门,园林越来越大众化和世俗化。尤其是在明代之后富庶的江南地区,园林作为文人的生活环境,逐渐自官僚文人发展到商贾文人阶层,日渐普及,也从生活点缀变为生活必需。中国园林,在江南兴盛了500年,也开始走到尽头了,从以自然为园,发展为一种自然的异化物。
中国园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一独属于中国人的“心灵后花园”,处处都显露着中国人的造梦艺术,在时间流转中延续着与生俱来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