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时间表,使人感到迈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道路已经豁然开朗,然而,资源向城市集中,乡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乡村振兴的道路并不是坦途,依旧任重而道远。
和城市比较起来,乡村的基础条件差,经济增速缓慢,虽然也在不断发展,但很难短时间形成拴心留人的环境,长此以往,青壮年流失严重,导致乡村振兴乏力。虽然各乡村自然资源不同,但这种情况在大多数乡村不同程度存在。显然,单纯的发展经济,如果规模不大,很难形成凝聚人心的条件,必须要依靠党建统领、发动党员带动,让群众真得实惠、真感兴趣,才能让乡村充满力量,让基层组织凝心聚力,引领乡村走向振兴。
凝聚力量促发展,群众才能得实惠。闭塞的乡村,许多产业劳动力不充足,市场空间不广阔,勉强处于亚健康状态,大量青壮年,感觉乡村振兴比较缓慢,宁肯荒了田也要外出务工。缓慢的经济发展与“空心化、老龄化”相互作用、恶性循环,导致乡村振兴脚步迟滞。
乡村党组织不能让“小鱼”在浅滩扑腾,要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积极推动民生基础设施的建设,开放政策吸引适宜产业发展的人才,帮助乡村产业突破发展中遇到的障碍,内扩生存环境,外引源头活水,打造“发展有条件,振兴有空间”的环境,让多股力量拧成一股绳,产业才能活起来,群众才能真正得实惠,大量青壮年逐渐被产业吸引回来,“空心”才能变“实心”,乡村振兴才能走向良性循环。
党员扎根创事业,群众才能抱成团。有些乡村党员,人在村支部,心在闹市中,想办法在城市购房,尽管参加支部活动,但时刻提醒自己是在打“短工”,找到机会就想拔腿跑开。在力量薄弱的乡村,如果党员不能扎下根,乡村振兴的力量就像断了绳的竹简,只有扎稳了红旗才能凝聚起力量,党员的旗帜作用不可或缺。
必须要发挥党组织带动作用,让党员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带头扎下根干事业,要引领党员走出去学经验,弯下腰谋振兴,用事业把党员的心拴住,要推动党员成为致富带头人或乡村振兴的标杆,在群众心中树立起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形象,事业发展成熟后,还要鼓励先富的党员带动群众致富,让群众围绕在基层组织周围,推动乡村以“滚雪球”的模式发展,党员绝对不能打“短工”,只有扎下根,乡村振兴才能凝聚起强大势能。
紧跟潮流谋振兴,群众才能感兴趣。发展的过程并不是与世隔绝,有些乡村粗枝大叶促发展,用老旧的方式带领群众学习,填鸭式收看讲座,确实没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如果群众感觉不实际、没意思,看不清方向,心里还是会想着外出打工。必须认识到,越是谋求振兴的乡村,越要准确把握学习和发展的关系,让学习既紧跟潮流又贴合实际。
这时,党组织要把准脉搏,把群众需要的学习内容甄选出来,把适合本地的发展思路传导给大家,让群众感觉到,踮起脚尖就能触碰到沉甸甸的果实,只要付出努力,乡村也能开创出一片天,用可预见的发展前景塑造拴心留人的环境,用适合的方式激发群众积极性,“没意思”变成“感兴趣”,乡村振兴才能有动力。
拴心留人的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基层党组织要主动作为,积极构建环境,助力产业发展让群众得实惠,还要树起党员旗帜作用,发展一个带动一片,紧跟时代潮流,激发群众参与发展的热情和兴趣,让更多的人为了乡村振兴扎下根,让更多的产业由于乡村振兴发展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