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建设:“人才短板”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2-04 08:54:10  来源:古建中国  作者:金银错
核心提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人才作用的发挥,高效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人才的贡献。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人才作用的发挥,高效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人才的贡献。目前,乡村振兴战略之所以在一些地区出现成效不佳、工作难度与阻力巨大、广大农民认同配合度偏低等诸多困难,人才的匮乏是重要制约因素。补齐乡村振兴中的“人才短板”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农民现实获得感、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乡村振兴的各个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而要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础。离开了人才智慧的贡献,离开了人才价值的彰显,离开了人才作用的发挥,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真正高质量发展,“提升广大农民的现实获得感”无疑只能是一句空话。


乡村振兴


  要做到产业兴旺,就必须要着力解决目前我国现代农业中突出的矛盾,多措并举地对各种农业组织进行创新,建立新型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兴旺的实现无疑需要大量的农业经营管理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支撑人才和农业电商领域的人才。这些人才“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是构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一些地方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这样的人才不仅仅数量不足,质量也不精。


  生态宜居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要达到生态宜居的要求必须要储备和构建一支数量充足的环境治理人才、环境规划人才、景观设计人才队伍。而现实情况却是,这类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不仅数量奇缺,而且在一些地方甚至难觅踪迹。


  乡风文明需要提升广大农民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毋庸置疑,要实现乡风文明就必须要拥有更多的文化传播人才。一些地方在乡风文明建设中不仅不能深挖本地深厚的地域文化,更难以有效弘扬优秀的时代文化,根本原因就在于文化传播人才的缺失。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实现乡村治理的高效与创新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乡村治理能手。这些乡村治理人才要拥有先进的乡村治理理念并不断学习前沿的治理手段,逐步提升新时代我国乡村治理的效能。现实实践中,这类乡村治理能手在一些地方还是非常稀缺的,严重制约了乡村治理步伐的迈进。


乡村振兴


  农民生活富裕,应该不仅是农民对物质生活的满足,也包括身体健康、精神富足。因此,培养和造就一批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优秀人才集聚农村,使之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是引领农村走向富裕之路的重要前提。但是,由于传统思维与艰苦条件的制约,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很难引进,更难以在一些农村深深扎根。


  通过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补齐乡村振兴中的“人才短板”关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进程,更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顺利实现。通过外在引进与内在培养的“两条腿走”战略,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切实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外部引进人才是激活农村活力、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改善农村面貌、提升农民收入与生活水平的便捷之选。要引进人才就要破除人才顺畅流动的体制和机制弊端,要先有“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这个“梧桐树”便是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通道及保障。引进人才的政策需要因地制宜,更需要长效长行。吸引人才的措施需要既有现实的针对性,更要有长远的考量,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重点在于补足“急缺”“紧需”人才短板。引进人才的通道要顺畅,留住人才的保障必须健全,使引进来的人才能够专心、安心、放心地服务农村。


乡村振兴


  内部培养人才是建立人才保障、打通人才制约屏障、促进“三农”问题高效解决的根本方式。要拥有发现本地人才、培养本地人才、管理本地人才、善用本地人才的慧眼与胸怀。在现实的实践中,在推动“三农”问题高效解决的过程中不断分析、辨别、发现有才能、有情怀、有发展、有前途的本地人才,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培养,多给予机会,多给予历练,多给予关怀,使本地人才能够不断涌现。同时,还要善于管理和使用本地人才,要使本地人才能够拥有更大的上升空间、更多的展示机会。


 
标签: 乡村振兴 人才

本文标题: 乡村振兴建设:“人才短板”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3993.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