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的基础教育,从本质上说,都需要以农耕文化为本。只有这样,它才是有根基的,不虚空的。
教育里重视农耕文化,简单点说,就是教育要遵循生命的规律,不能违背它。你不能一厢情愿地说,我为了你成长更好,我要怎么做——结果适得其反。这个农耕文化的核心,跟工业文化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它都是个体性的,农耕文化都是个体性的,都是一个又一个——每“一个”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个”都是唯一的,每“一个”都是有生命的,每“一个”都是有成长规律的。
从农业耕种角度来说,就是你要注重农时,要明白在什么季节播种,在什么季节收获。
比如我们家种的番薯——就是地瓜、红薯,每年都能收获不少,但今年种的地瓜,没有收成。
我问:“怎么会没有收成呢?”
我妈妈是一个很厉害的农民,应该不是技术原因导致一无所获的。她说:“哎呀!前面种的地瓜碰到台风暴雨了,全部被淹死了。所以台风过后,我重新又种,但是时间不对咯,地瓜就不长了。”
她是真的没有想到,延误了一个礼拜的农时,你再种,地瓜就不成长了。所以这个土地,你要敬畏它;这个气候、大自然,你要敬畏它。你没办法说人定胜天的。你看同样的地同样的种子种下去,一样的培育,那个长得很茂盛,这个就不结(地瓜)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农耕文化里的一些启示运用到教育领域,我们就能理解了。
比如同样一个老师,跟另外一个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就不一样。有一些孩子就确实会更喜爱某一个老师,就像大家说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因为喜爱这个老师,我特别愿意在他的学科上投入,我对这门学科特别有感情。这个很自然,这就是农耕文化的特征:它是有感情的,它是有温度的。而工业文化,你可能不需要感情,它用的都是机器,直接操作,它可以大批量的生产,它可以不要考虑大自然的这些要素。但农业文化倚重的,显然不是这些。它要求你尊重它的规律,给予遵照规律的呵护和关照。每个生命的成长也是这样的。
我曾到某著名高校给一些教授们讲课,后来高校附属小学的老师给我讲了一个事情,他说:“张老师,你讲生命的规律真的很好,太对了。我给你举个例子,我们这个大学的一个教授,生了个孩子,特别宝贝——教授年纪很大了才生,所以非常宝贝,孩子也是全家的宝贝。舍不得让他爬,舍不得让他跌倒,舍不得让他哭泣,一点都舍不得。就是这么整天抱着。没想到抱着抱着,孩子就到了该走路的年龄了,但是这个孩子就是不会走路。后来他终于会走路了,但他不懂得怎么走路。”那天,那个老师还给我学了一下,就是孩子不是这样正常地平衡着训练出来的,也就是我们每一个正常的人都可以、有可能学会的那种自我平衡。这个孩子就是因为没有经过这个训练,他没有自我平衡能力,他走路就不平衡。所以,他走路要跳着走,像袋鼠一样。现在孩子读六年级,他还是这样走。
你听了很震惊吗?就是这样的,就像我母亲想在延误的情况下种地瓜一样,你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就一定有坏的结果。
这个教育里面,我们所遵循这种农耕文化规律,其实就是对生命成长规律的尊重。所以,我经常会强调,生命是有节律的,急不得,慢不得。有一本书叫《卡尔·威特的教育》里面有一段很好玩的情节,卡尔·威特的一个朋友问卡尔·威特说:“我孩子的教育会不会太晚了?”然后,卡尔·威特问他:“你孩子多大了?”他说:“我孩子已经出生三天了。”卡尔·威特跟他说:“那你至少晚两天了。”
这个德国的教育家认为,对孩子的教育要从一出生就开始。
当然,从一开始就开始不是意味着要教他识字,教他唱歌,而是要用正确的方式对待他,用自然的方式对他。让孩子生活在良好的环境里。这些不像教育的教育,其实才是真正的教育啊。
我有个朋友是初中的数学老师,教得很好。有一次我在他家里的院子里乘凉,看他在教女儿数数。女儿数数呢,数到15就再也数不过去了,连连大呼:“太难了,太难了。”我这个朋友的孩子只能数到9,就再也数不上去了。
我当时在边上着急啊。我对我的朋友说:“你干吗这么着急呢?孩子这么小,还没上幼儿园,你就让他数数干什么呢?”
他说:“我们同事的孩子都是这么小就这么开始教育的。”我说:“真的没必要。真没必要。为什么没有必要呢?人类智慧的开启,它是有时间的。你有时候完全不会的东西,到时间,也就会了。”
我还要回到我们的农耕文化中,去讲这个观点。
前几天,我妹妹给我说,我农村家里的那个院子里种了龙眼。今年是我们家的龙眼的“大年”。龙眼结果子的年份,往往有一年是大年,这个大年就是会长很多果子。第二年小年就是有的有,有的没有,有的长得很少。我父亲非常重视,而事实是龙眼结果结得特别的旺。我看着就很喜爱,黄灿灿的。但我父亲希望它长得更好一点,然后就给它浇肥。但一般地来说,这个夏天,浇了化肥,水果一定会有麻烦的。化肥会灼烧水果的根,会烧掉根,甚至会使得果树死亡——烧死了。我父亲是好心,却把事情弄糟了。我妹妹告诉我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果子掉落。然后,我父亲相当难过——我妹妹叮嘱我回家千万别提这个事。我父亲在水果种植上,经常干这种傻事,比如种的一些蔬菜也是,浇太厉害了死掉了。我们家有一棵桂花树也是,开得非常好,他希望他开得更好一点,浇化肥,基本上都给浇死掉了。
我父亲也在农村生活,但是他是七岁,虚岁九岁,就开始去学做工,进了工厂。也就是说,他实际上是没有农村人的种植经验的。他只是想到,浇肥是可以使树更好地生长,但是没有想到这个浇肥应该怎么浇,应该浇什么肥。结果就是让好好的树,好好的果子,毁掉了。
这是真的,人的经验,人的经历,它都有一种自然的自育,自然的智力,自然的智慧。有时候强求不来,强求也没有价值,甚至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