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明:为何要做土著农耕?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2-15 09:40:15  来源:乡土慢生活  作者:童军
核心提示:现代农业的根本原则是以“分割看世界”的哲学和思维方式为基础,把生命(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统统当作流水线上的机器零件来对待。

  一直以来很多人会问,你为何不做有机农业而要做土著农耕?


  现代农业的根本原则是以“分割看世界”的哲学和思维方式为基础,把生命(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统统当作流水线上的机器零件来对待。在我们目前的经济体系下,现代农业被视为可以买卖交易的物品,其存在意义只包括我们能直接看到并商品化的意义(如提供食用、观赏、衣物等功能)。把千百万种生命之间相互协作、自动维持自然系统高效运转的重大意义完全被忽视了。在这种经济体系下,即使种子、植物、动物都属于生命,一切操作也必须需要标准化,因为生命的多样性只会带来生产、运输、加工上的麻烦,多样性因农业现代化需要而必须抹杀。


农耕


  农业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农业的工业化离“自然之道”越偏越远,这其实是在与自然打一场没有胜算的仗。即使短期看似人们赢了,长此以往也必然会输,因为忽略人与自然之间、各种生命之间相互依存的联系,自然资本不断减少,地球公司的运营岌岌可危。或许目前我们还可以为近几十年间食物产量的增加而沾沾自喜,但假若我们真的想让子孙后代有健康食物吃,拯救地球的行动——可持续农业与食品体系的普及,或早或晚都必须在人类史上发生。


  大家听到说农药、化肥不好,对环境污染,不能用,就开始想用什么代替化肥、农药,使用大量的有机肥、生物农药来代替,这是生态农业的正确思路吗?显然不是,我们当今很多有机农场的经历表明,只是把农业耕种局限在二元世界,采用对立的对抗性思维,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用有机肥代替化肥,用杀虫灯、粘虫板、防虫网、生物农药代替化学农药,这种建立在西方哲学与思维模式上的科技往往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产生了另一个问题,永远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只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是不能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反而可能带来更大的危害。


农耕


  土著农耕把农业生态看成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是活的有机体及其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完整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产者(植物和光合细菌)、消费者(人和动物)、分解者(微生物)和环境四部分。农业生态系统以人类的活动为中心,在一定条件下,以农作物、家畜、鱼类、林木、昆虫、微生物等农业生物为基础,与气候、土壤、水等相结合形成了非闭合能量、物质转化的体系。其中,人类的活动是否遵从了其系统本身的规律决定了这个系统的运转效率及其可持续性。按照自然的规律,通过系统设计,使得系统内物质与能量高效循环,获得生态系统最大的产出,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土著农耕认为大自然是一个多元的相互联系的整体,有其内在的一套自然规律,循环运转,生生不息。当我们把一个事物当做一个系统或者作为一个系统的一部分考虑的时候,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或者问题就变成了资源。土著农耕耕作法,将空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重新变成土壤中的有机碳,令土壤更加肥沃。这不仅能逆转气候变化、稳定提高作物产量,也能让我们吃得更有营养、更健康,同时恢复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


  “土著农耕”的核心特点:


  不杀虫、不除草、不施外来肥,采集繁育当地优良老种子,尽最大可能地顺应当地生态链系统,合理发掘蕴含于自然界的能量,强调人类与自然共生共荣、尊重四时更替的运转规律,恢复土壤活力,让农作物汲取充足养分、让农产品饱含自然能量、让土地保持永续生发的耕种能力。


  “土著农耕”是一套“活”的农耕标准,体现在“土著”二字,在不同地域环境中应用时,会结合当地的生态链特性,根据当地地形、地质、水文、气候与生物种类而因地制宜演化出一套当地特有的土著农耕理论技术体系和农产品组合体系,并摸索通过农田与森林等多种地形的整合来生产食物,如农林生态系统,林草复合系统的畜牧业,以及模仿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系统的运作方式来生产粮食等。顺应自然,认识土壤,理解生态系统中各生物间的相互服务与共生关系,在未来营造永续的森林农业系统,给予我们丰富和健康的食物,并大大减少人力。土著农耕完善之路也是一条探索人与自然协作的生态农业创新之路。


农耕


  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我们能否时刻记得食物生产的不易和代价,发自内心地珍惜食物,有意识地减少和避免食物浪费?


  我们能否回忆起天然食物本应有的形状和美味,并尊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去寻觅有营养的当季新鲜蔬果?


  我们能否去关心食物从哪里来,购买更有营养、更健康的、以可持续农业生产模式所生产的食物,来支持可持续的生态农业生产者?


  要知道,我们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是在为这个世界未来的走向投票。


  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否尊敬、信任并支持为我们种出食物的农夫们,特别是承受着经济压力、一心复兴我国生态农业的农夫们?


  因为未来的农业需要他们,就像我们的祖先一样,农夫需要了解土壤特性、了解气候水文、了解作物和其他生物间的关系、关照每种作物和整个生态系统的需求,因地制宜地与自然协作来为所有人提供食物。不会是简简单单地操作机械喷洒农药、施加化肥就可了事的。农夫们将会在生态农业的科学与技术的协助下,用他们的智慧与经验来传承这个国家五千年的农业文明与“天人合一”的深厚文化精髓。他们才是最应该被敬仰的人……


 
标签: 现代农业 农耕

本文标题: 农业文明:为何要做土著农耕?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402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