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加个火烧,这个字读作(cuàn),你读对了吗?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斋堂镇,有一个古村,叫爨底下。爨底下村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斋堂镇,川底下村,实名爨底下。因在明代“爨里安口”(当地人称爨头)下方得名。
“爨”字从字意解释为:家,永不分爨,即永不分家。为:灶,烧火煮饭。为:姓,陕西省歧山县有爨家庄,全村千口余人皆姓爨。此字难写难认,会写则成爨,不会写则成一片,故而用谐音“川”字代之,但仍发爨音。最早是在1942年为方便抗日干部特别是外地抗日干部通讯联系,将“爨”改成“川”,爨与川并用至五十年代末,基本就不用爨字了,1995年搞旅游开发后,爨字又大放熠彩。
爨底下村口树有一块牌子,写着“中国最美乡村”。这个古山村在2009年度被评为“北京最美的乡村”是,它中国古典建筑中的瑰宝,它蕴含着深厚的北方建筑文化内涵,就文化艺术价值来说,在中国属于珍贵之列。
爨底下村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爨底下村坐北朝南,建于缓坡之上,层层升高,依山而建,依势而就使得每家采光、通风、观景视觉都具最佳效果,充分体现了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现保存着500间70余套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是我国首次发现保留比较完整的山村古建筑群。
全村结构严谨,错落有致四合院整体精良,布局合理,建筑风格既有江南水乡窗、楼、室等细节、局部处理上的风韵,又有北方高宅大院恢弘整体的气势。灰瓦飞檐、石垒的院墙凝重厚实中透着威严、恬淡平和中积淀着深厚的文化,被称为“京西的布达拉宫”。门楼等级严格,门墩雕刻精美,砖雕影壁独具匠心,壁画楹联比比皆示,用料考究,做工精细,装饰华美。
古民居以清代四合院为主体,基本由正房、倒座和左右厢房围合而成,部分设有耳房、罩房。主要分为山地四合院、双店式四合院及店铺式四合院。四合院的附属建筑主要有门外影壁、门内影壁、门楼、拴马桩、上马石、荆芭棚等。
爨底下的四合院正房多大,厢房多大,门楼开在那边,中轴线在哪儿,完全靠风水学所规范。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其建筑思想相同。在工艺上也讲究干磨细摆,磨砖对缝。部分爨底下的建筑外墙现在还留有中国大陆特定时代下的标语。
“一线天”名符其实,上面只露一丝天光,两侧山石夹道,弯弯曲曲,内部能容纳一辆汽车行驶,这里是通往柏峪和黄草梁的必经之路,在里面行走,颇有“曲径通幽”的感觉。
爨底下古村已经成为中国3A级景区,2003年被中国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爨底下村跟着时代的节拍,民俗旅游业蓬勃发展,“农家乐”旅游、服务已成为村民的一种时尚。爨底下村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区级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也是北京著名的旅游地,京西传统教育基地、影视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