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中国特色小镇的建设方兴未艾,一批批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的特色小镇陆续发展。这形成了“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推动着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
文化,作为特色小镇发展的构成要素,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要注意避免哪几个误区?怎样发挥其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新华网采访了多年来深入城市规划建设一线的专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所所长周建明。带领读者剖析特色小镇文化建设中的内在规律,把握特色小镇发展脉搏。
新华网:全国范围内的特色小镇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我们看到了成功的特色小镇范例,同时也发现了异化变质的小镇发展倾向,在规划设计时我们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周建明:我认为特色小镇发展要多从方面因素去考虑,全国各级政府积极培育和扶持特色小镇建设,是国家发布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重要内容,是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在很多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常会出现盲目无序的乱象。什么样的小镇能培育成特色小镇?或者我们可以建设什么样的特色小镇?我觉得要从三方面去考虑:
第一,要做到合理有序发展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指出,要“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按照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的要求”。有的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当中出现过度房地产化,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传统文化缺失、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究其根本,都是忽视条件、政策驱动、无序发展造成的恶果。依据条件、合理有序是发展特色小镇的前提,能够有效避免“一哄而上”现象的发生。
第二,城乡区域统筹均衡发展
首先,特色小镇建设的蓬勃兴起恰逢其时,现下许多城市的“大城市病”现象突出,而在广大乡村地区,有很好带动服务功能的中小城镇数量质量严重不足,特别是具有特色产业的小镇欠缺,导致城乡差异不断拉大,造成部分乡村凋敝衰落。主要原因还在于大城市极化效应过于强烈,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与空间布局的调控力度不够。
故此,疏解部分大城市的功能,大力发展环境条件好,既能够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又可以带动乡村发展的特色小镇,可以起到连接城市和乡村桥梁的作用。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
其次,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特色小镇的培育,一般会优先考虑特色资源较好,区位优势明显等具有先天优势的区域,如果能利用好当地政府政策倾斜的优势,形成良性投资发展模式,则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特色产业和投资需求拉动效果将更明显。
第三,国家大力推动信息化和快速交通体系建设,为特色小镇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撑条件。
推进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快速交通体系是特色小镇建设的设施环境条件。一方面特色小镇居民可以充分利用共享大城市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发挥特色小镇环境良好、景色优美的生活品质优势;再者,就是特色小镇在一些特色产业发展上的生产要素的成本优势。这几方面的组合可以推动特色小镇的发展。
新华网:特色小镇是引领新型城镇化的“特色担当”,怎样去理解这句话?
周建明:根据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对“特色小镇”的解释,特色小镇的核心在于“特”。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重点培育或建设具有特色的小镇。住建部的特色包括特色产业、宜居环境、传统文化、便捷设施和体制机制;国家发改委强调特色产业、特色功能、特色景观风貌、特殊体制机制。两部委总体方向是一致的,即特色产业是核心,特色文化和景观风貌是要求,体制机制是保障。
有所不同的是,住建部更强调人居环境,而发改委更强调项目功能。如住建部对特色小镇的判定标准更多的侧重于建制乡镇;而发改委更侧重于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规模。其实,两者可以结合,我国既需要将大量的乡镇培育成具有较强特色和活力的特色小镇,也需要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地方开发建设一些特色小镇,关键的问题是围绕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科学评价特色小镇的发展条件,依据规划培育、建设各司其职的特色小镇。
新华网:特色小镇,顾名思义就要在“特”字上做文章,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与大家分享?
周建明: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定要遵循城镇发展、空间发展规律,要做好科学论证、规划引领、突出特色、产业支撑、强化优势和营造环境这六个方面。(文章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