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川镇位于永安市北郊,距城18公里。贡川,古名“贡堡”,是全省唯一的城堡式古镇贡川镇历史悠久,史书上记载的就有探花2名,进士24名,举人贡生300多人,全国著名思想家2人,全国著名音乐家1人,全国著名发明家1人。
贡川文物保护单位很多,省级3处,分别是古城墙、会清桥、笋帮公栈,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十余处,分别有正顺庙、陈氏宗祠、古井、李宝峻故居等。贡川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
贡川从古到今走出过许多文人名士,文物保护单位很多。贡川历史悠久,人文之风浓厚。贡川早在唐代就已建镇,文脉传承一千多年。宋朝以来名人辈出,盛极一时,陈姓家族享有“一门双理学,九子十登科”的美誉。明清两代,更是进士、举人、贡生迭出。明末城堡内建有书院,藏书十万册。千年荏苒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古迹,有古城墙、会清桥、笋帮公栈、李宝焌(jùn)故居等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市级文保10余处。
会清桥位于环绕小镇的贡溪与沙溪河交汇处,因两溪一浊一清在此汇聚而得名。桥全长41米,桥身两墩三孔,桥孔最大跨度达13米,廊桥两侧门楼飞檐翘角,精致古朴,中间突出单檐歇山式的楼阁。从远处看,丹霞石砌成的红色桥身、厚重敦实的石拱、轻盈纤巧的廊屋,三者搭配得浑然一体,构成一幅和谐优美的画面。青山绿水间,会清桥静静地躺在那里,向历史叙述着无尽的智慧,展示出一种久远的地方文化。
会清桥桥面高8.1米,桥身用丹霞石砌成拱券型。桥上建木屋,形成长廊式走道。桥屋11间,56根木柱,桥两端有门楼,中部是升起的桥亭。桥屋采取五架抬梁式,斗拱则有“一斗三升”、“角背拱”、“驼峰拱”、“如意拱”等,既有实际功能,也有较强的装饰作用。
贡堡城墙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53年),贡川籍外地仕官和本地有识之士倡议筑堡自卫,众人捐银6000多两,历时多年而成。古城墙绕着贡川城一周,原长有3100米,现在遗留了1300米左右,高大约7米,底部都是用青砖筑成,每块砖重大约15公斤,可以看到这砖上刻有“贡川”、“贡堡”字样,所以贡川城墙又称“贡堡”。
在小镇龙凤路与延城路之间,纵横交错着五条小巷,如今禾鳝巷、进士街巷、朱紫巷仍保留着古堡的巷道风格。有趣的是,每条巷子都有故事,每条巷子都差不多百米长,其中进士街巷不得不去。进士街巷宽约六尺,供三四人并排而行,穿过古老庄严的门楼,可见两侧高低错落的高高围墙,脚踩的是两边铺鹅卵石、中间青石板的古巷道。翻开史志,永安建县以来,明代共出了五名进士,而贡川小镇这条百米长的巷子中,一朝就出了三个,足见当地读书风气之浓,文化底蕴之厚。
巷子尽头有座迄今已三百多年的古屋,防火外墙上刻着“笋帮公栈”,据说这是我国最早的笋业同业公会旧址。门厅上方悬挂清乾隆年间所立的“正直无私”牌匾,大厅地面正中镶有一块专门用来记载笋干买卖行情的“公平石”,细节中处处体现当年商家的诚信意识。听说当年笋业兴盛时,沙溪河上,来往木船把优质闽笋运往南北各地,处处一派嘈杂繁忙的景象。这也造就了一批依靠笋干发家致富的当地人,其中李宝焌就因家人经营笋干而得以求学深造,成为中国国内制造并驾驶飞机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