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产生的根源是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可能是对儿时记忆的一种的回味,也可能是对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的厌恶,还可能是对隐士生活的憧憬。不管是哪种想法,其所期待的都是一种安静、逸致、幸福的格调。如果脱离了这个主题,就会造成身在山林闲、心在都市忙的情况,并不能达到人们想要的节奏。
而且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宿也应该会是不一样的,而不是到处都是亭台楼阁、或者园林风格,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而特色正是一家民宿长久发展的关键。民宿,需要注意以下这几种关系的处理!
政府关系的处理
一、研究当地的政策规划。清楚未来5-10年的发展规划,并需要掌握当地政府的政绩要求,这样可以避免造成对项目的误判。如果当地有对于乡村建设的需求和指标,在此做民宿就有很大的机会。如果一开始因为政策方面的失误而造成了误判,对民宿未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二、获得当地党政领导的支持。首先要保证正常的礼节交往,不使用行贿等违法手段。要从当地的发展规划入手,嵌入民宿项目。在符合政绩要求的前提下,获得足够的支持。有序的沟通和交流,需要彼此提供相互的帮助和扶持。
三、接受当地的管理与引导。接受相关部门的管理,不要视而不见。安全、治安、食药、消防、环保等各项要求务必达标,不要存在安全隐患,避免崩盘式的伤害。想要做好民宿,就必须要接受管理,并且积极响应相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四、理顺证照等手续流程。接受相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并积极办理相关证照,积极参与培训考试,留存年检记录等等。获得合法身份,才有更大的发展机会。
五、反馈并承担当地发展。应当对当地产业发展起到一定作用,促进当地税收、发展和人才就业等等。当地政府关心的是当地的发展和就业,如果你的项目能提供此类的帮助,是会得到政府相应的扶持和支撑的。要懂得承担当地产业发展的责任。
村民关系的处理
一、获得村民的支持。固有的环境中进入新的产业,势必对原有环境造成影响。以民宿的项目入侵到当地环境中,要获得村民的支持,和村民和谐相处。如果没有村民的支持,是没有办法正常开展民宿项目的。
二、重视契约精神。在乡村,法律合同效力是打折扣的。要用村民听得懂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沟通,比如宗族、脸面、关系的认同和维护。给村民足够的尊重,才会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接受村民坚守的规矩和语言,在成本和代价可接受的前提下,不怕矛盾,早发现早解决。
三、学会和当地共荣共生。对于村民来讲,民宿是“外人”,外来户受到歧视,在传统乡村中是很普遍的存在。学会与当地人共荣共生是关键,不要介入村民的恩怨,要懂得村民之间的微妙关系,不站队不参与。
四、舍小利顾大局,找到制衡的力量。村民的好感度和满意度较低,所以比较容易满足。因此,小利一定要让,不要计较,对于村民的利益一定要尽快支付,言出必行。大事情要慢,需要权衡。不要让村民产生不良的印象。
五、要有一定威望的中间人。村民间对接,需要中间人;民宿主与村民必须也要有这样的中间人。中间人需是村民中具有相当威望和资历的人,具有话语权。民宿主说当面话,中间人说办事的话。当面话和办事话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客户关系的处理
一、民宿的根本是服务。民宿是服务业,对于消费者来说,民宿是伺候人的行业,很琐碎,重复性工作较多。需要具备酒店行业的服务标准,才能在基本上满足服务的本质。要多用耳朵听少用嘴巴讲,尽己所能。
二、产品是对客户最大的尊重。客户来民宿体验的根本需求是产品,产品包含房间、饮食、体验等等。产品的根本是取悦客户,而不是取悦自己。客户来民宿的述求和五星级酒店的述求是不同的,提前有心理准备,有宽容度。如果产品都无法打动客户,那这家民宿是失败的。
三、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民宿注定是不完美的,手环境限制,投资不大,体量小,消耗的精力多等等。需要对产品及服务进行不断的优化升级。重视客户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并积极改进。这样才能持续发展。
合伙人关系的处理
一、明确合伙人职责。这里合伙人的界定并不明晰,众筹的人、创业者、提拔的管理人员,都算是合伙人。合伙人成分比较复杂,有媒体人,有设计师,有爱好者,需要发挥各自的能量,明确的职责划分是很重要的。
二、设计好经营止损点。要有所规划,不要存在赌徒心理,要提前考量,设计好赔钱的止损点。民宿要低成本,输得起。落地性要强,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拒绝自嗨。
三、权责划分明确。利润、分红、待遇等等,要事先谈明白,生意不要凭感情说话,股东要有股东协议,要实话实说,不要画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