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苏稽镇的古街与古桥,天然古朴去商业化!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3-07 08:54:16  来源:古建中国  作者:金银错
核心提示:苏稽镇,大约形成于隋朝,始称桂花场,距今约有1400多年的悠久历史。传说是一姓苏名稽的隐士居于此而得名,还有“苏东坡到此稽查过”之说。

  苏稽镇,大约形成于隋朝,始称桂花场,距今约有1400多年的悠久历史。传说是一姓苏名稽的隐士居于此而得名,还有“苏东坡到此稽查过”之说。


  据信史记载:苏稽在唐时为苏稽戍,宋置苏稽镇,清有“苏稽铺”、“苏稽乡”之称。始建于南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牛头堰和明末建成的红猫堰是境内可供自流灌溉的渠堰。苏稽,山清水秀,物埠民丰,古代曾是佛教徒朝拜峨眉山的起点。历史文化传说掌故盛多,素有“龙灯之乡、“书画之乡”的美称。苏稽的峨眉河上连接两岸的漫水石桥是清文宗咸丰八年(1858)的古建筑。苏稽地方特产和风味小吃丰富,味道独特,驰名各地。


  说到古镇,如果头脑中浮现的是千篇一律打造的相差无几的商业古街印象的话。苏稽镇的老街一定会让人失望。因为苏稽没有古镇,只有一条老街,老街的古建筑并不华美保存也不好,甚至在很多人眼里毫无美感,青瓦下的木质墙体已经被岁月着色成为脏兮兮的灰黑色。由于岁月的剥蚀,有些房屋墙体已坏,部分是木墙、部分是砖墙,看起来有点奇怪。而老街路面亦是坑坑洼洼,既窄又不平。


乐山苏稽镇


  新城区也是一副老旧的样子。持既定的印象游览会让人错失这座小镇的灵魂和气质,无法领略它的美。苏稽镇的美就美在它天然古朴、去商业化的原貌。它既不丑也不脏,就像人老了脸上有皱纹一样,苏稽古街随处可见岁月啃食的痕迹,没有刻意粉饰、雕刻,迎合外地的旅人,增加原本不属于这座小镇的元素和浮夸气质。街是老的,街边青瓦灰墙小铺里的板凳碗灶是老的。街上流动的人和生活都是那般鲜活,与这片土地血脉相连。


  苏稽现存的古街均在峨眉河岸边,北岸老房最多,商铺更密集,南岸沿河多是牛肉馆和茶铺。小镇至今保持着单日赶集的习俗,临赶场热闹非凡。尽管小镇已膨胀甚至数倍大,老街至今仍是人群最聚集之处,充满活力。小镇上的露天补鞋摊、布鞋、竹刷子、竹篾兜、竹簸箕、竹撮箕在许多县城或小镇已不容易见,在苏稽却仍是生活、生产必备。


  有的铺子为更好的招揽客人,会用旧条凳搭个外摆让商品更醒目。乡民手工制品或者农贸产品如农资、蔬果、牲畜禽蛋、鱼虾、手纳的布鞋等则沿街于人流最密集之处、甚至石桥边沿席地开卖。耕种、收获,闲适、踏实又知足喜乐的生活着,不插电依然喧闹美好。午后,夕阳西下,场散,赶场的人乘着落日的余晖朝着家的方向走光了。还基本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正因如此苏稽镇上有些铺子只做上午和中午的生意。


  街边落一地的狼藉被随后暮合四起的夜收拾干净,再迎接下一次的热闹。这座恬静的川西南小镇的日常便是如此往复。穿梭于苏稽的古街,仿佛能摸到这座川西南小镇的质朴纯净的灵魂,它的自在自得很感染人。另一方面苏稽镇亦处在新与旧的交替边缘,时代或许终会慢慢推倒这旧往的生活方式,被喧嚣代替。


乐山苏稽镇


  “儒公桥”,横卧峨眉河,连接两岸,为漫水石桥。长约百米,宽4米,修建于清朝,共有16座桥墩,17个涵孔,铺有119条细质红砂条石。儒公桥不仅是古代乐山通往峨嵋官道上的一座重要桥梁,更是乐山市域内现存最长的一座十七孔平梁古桥。苏稽镇的老街分列于两岸,儒公桥桥接起了两岸的经济和往来。儒公桥得名据说是咸丰六年嘉定府乐山县“七品皇堂”……决定在峨眉河上建造一座漫水桥……地方父老为感谢县太爷的‘德政’,取其名‘儒’,因而号曰‘儒公桥’。


  所谓漫水石桥需要单讲一下:漫水石桥桥面一般情况下低于路面,由块石铺成,多建于溪流上,水浅时水穿涵而过,水涨时大水漫桥而过,行人可涉水过桥,故为漫水桥。遇山洪暴发时则无法通过。


  儒公桥北岸沿岸均是吊脚民居和商铺,没有观河的过道。南岸在是沿河留街,商铺面河沿街而建。靠河的那半边街设有桌椅观景晒太阳、喝茶。最有趣的当数儒公桥上至今仍在进行的商贸活动了。古时人去马来,桥面人流量最为巨大,人多马多,但四五米宽的桥仍宽敞,招揽生意贩卖小商品再没有比这地方更好的了。于是这样的活动持续至今,但逢赶集,常有商贩占道经营,卖什么的都有。



  桥边没有护栏,摆摊的人就在最边沿的桥墩落座,也不怕落河里,货物摆在前面,随君挑选。儒公桥对两岸的交往起的作用可见有多大。峨眉河的水还算清澈,可以看见河底的青草柔柔的随水流荡漾。不禁让人联想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看过那么多古桥,苏稽的这座古桥是最具活力、也最皮实的。虽然遇大水汹涌之年,条石会被冲走,但这座桥从诞生之初至今仍旧保持着生命力,继续承载着两岸的交往。儒公桥的不远处即是新桥。新桥车多,周围经济也萧条。儒公桥人多,生意兴旺。大家仍以这座石桥为中心和连接点,来来往往买卖购置物品,抑或寻找吃食。


  乐山丝织业历史悠久,唐代已有“水波绫”、“乌头绫”等名品。作为南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古驿站,乐山的丝绸得到促进发展。清初,苏稽丝绸业兴起,所产土绸以当地产素丝为原料,“俗谓之邓阳绸”,后经发展成为著名的“嘉定大绸”。密致绵软,透气凉爽。畅销国内外,到民国时,苏稽四乡居民约八百户,就有五百余户从事丝绸纺织业,苏稽的古码头边均掘井以便涤洗丝绸,号称嘉州丝绸之乡。


 

本文标题: 乐山苏稽镇的古街与古桥,天然古朴去商业化!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4103.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