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而宗教园林是指具有宗教意义或与宗教生活密切相关的园林,它是园林体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早期的宗教园林,主要是道教宫观园林和佛教寺院园林。
道教宫观园林与世俗社会的园林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它的很多理念甚至成为世俗园林设计的重要元素。比如,在道教神仙思想的影响下,以自然仙境为设计主题的园林广为盛行。像中国园林中常见的“一池三山”(一池指太液池,三山指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的模式,就被历代皇家园林、私家园林所沿用,北京颐和园是典型的“一池三山”的格局;而杭州西湖三潭印月中的“小瀛洲”,也是延续这个设计思路。
在东汉时期从印度传到中国的佛教同样采用了这种形式。中国早期很多佛寺,是官宦“舍宅为寺”,本身就有中国园林的特色,后世也沿用下来。比如,北魏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中记载公元6世纪时佛寺形制就大多如此:景乐寺是“堂庑周环,曲房连接,轻条拂户,花蕊被庭”;景明寺是“房檐之外,皆是山池。竹松兰芷,垂列阶墀,含风团露,留香吐馥”……而从当代留存下来的众多古代寺院、宫观建筑来看,莫不是如此。
在唐代传入中国的伊斯兰教,很多清真寺的建筑也采用中国园林的形式,尤其是在明清时期。比如,始建于元代、重修于明代的上海松江清真寺就是这样一座园林式的清真寺。松江清真寺不但各个殿堂都是飞檐耸峙、黑瓦白墙的江南民居式建筑形制,而且整体上也是中国园林式的建筑布局。清真寺内,松柏苍苍,修竹幽篁,青石小路,曲径通幽。空旷的庭院、蜿蜒的白墙,以及各种精致的湖石小筑,尽得江南园林的神韵。再比如陕西西安的化觉巷清真寺,拥有西安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清真寺的殿、台、楼、亭,疏密相宜,堪称园林式清真寺的代表之一。
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也有很多是中国园林式的,尤其是江南地区。比如,始建于清代的苏州杨家桥天主堂,殿堂建筑都是清水砖墙、小青瓦顶、层角起翅,庭院之间有池塘、曲桥、长廊、假山、凉亭,呈现出浓郁的苏州古典园林韵味。天主堂庭院内的圣像,同中国江南的假山凉亭结合起来,别具一格。再比如,杭州基督教会思澄堂,所有建筑都是采用中国式屋檐翘角的风格,院落格局是中国庭院式的,甚至连窗户都采用园林式的支摘窗式。
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国园林、欧洲园林、西亚园林)中,中国园林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理念的建筑体现,具有特殊的意义。正如明代造园大师计成在《园冶》中所说,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意思是说,尽管园林是“人为”设计的,但是只有“天人合一”,才是园林设计的最高境界。因此,中国园林的本质在于强调“自然与人的融合”,它更多注重在建筑上消除自然与人的差异与隔阂,而不是强化人为的因素。对于宗教园林而言也是如此。中国的宗教园林巧妙地通过山、石、湖、桥的设置,将人为的建筑元素无声无息地融汇在环境中;由于园林是有限的空间,因此需要“以小见大”,特意将空间结构隔离分开,回避“一览无余”的弱点,营造婉转曲折的审美意境。
中国的宗教园林,主要是以“水”作为纽带,将建筑中的各个部分组合在一起。它不是单纯以山或高台建筑为核心、以道路建筑为纽带,而成为以“水”为核心和纽带的新格局,这种流畅柔美、极富自然韵味的组合方式,不但在造型和色彩上给人以特殊的视觉感受,同时更反映了一种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这些建筑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
从这种理念出发,在中国的宗教园林中,也更加突出其世俗性、社会性的因素。在中国,“深受儒家和老庄思想影响的中国人,对宗教信仰一开始便持着平和的态度……因此也并不要求宗教建筑与世俗建筑的根本差异。”
所以,中国的宗教园林更具有世俗化、社会化的特征,与世俗社会的文人官僚的“士流园林”或者文化色彩更加浓厚的“人文园林”相比,中国的宗教园林没有明显的区别。很多中国的宗教园林建筑,无论是外观还是功能,都强调世俗生活的建筑因素。比如,将居住、使用的功能,与游览的功能密切结合在一起。
宗教园林当然也强调宗教性。不同宗教的园林都会将自身的宗教元素融合在内。比如,天主教堂整体建筑群的格局就会呈十字型。不过,经过园林化的处理,这些建筑群却更加符合中国化的审美趣味。
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绝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