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古村——客家文化古村落代表之一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4-22 11:11:33  来源:古建中国  作者:秦半两
核心提示:南园古村始建于明末终于清初,整个古村落是同姓聚居,另外据族谱记载,南园古村捐授的官宦就有23名之多

  南园古村落是广东的一个古老村落,始建于明末终于清初,整个古村落是同姓聚居,另外据族谱记载,南园古村捐授的官宦就有23名之多,留下众多的官宦、商贾巨宅,是河源市现存规模较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保存较完好的代表性客家古村落之一。


南园古村


  据潘氏族谱记载,古村落位于河源县之东,其龙脉发源于碣岈山,绕行向西,又自西向南,盘旋起伏,气势雄伟。正脉自右角而下旋折向东,至柯树岭,岭右侧建潘氏祖祠,明堂端正,逆水来朝,大江横绕于前,三面群山环绕,如若仙境,即称为仙塘。直至解放后,1950年1月古村落属于仙塘乡;1970年仙塘乡改为人民公社,古村落属于仙塘人民公社辖下一个自然村,因盼望沐浴红太阳的光辉,而称名为红光村,由于整个古村落是“潘”姓聚居,亦称潘家围。后因地处东江南边有一个百年果园,因旅游发展需要,称为南园古村。


  凝结着祖先智慧与汗水的文化遗产,是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根。也许你每天都从它身边走过,却一直忽略它的存在;也许它正在你面前慢慢消失,你却听不到它发出的无声呼喊。


  据村落老人说,清末民国初年,在面积只有约1.5平方公里的村落内,宗族祠堂、名宦府第和商贾绅豪宅有100多座。现保存较好的有老楼、新楼、老衙门、新衙门、大夫第、下地塘等,是游人浏览的好景点。


南园古村


  古村落南依东江,西临徐洞村与东源县城相连,东北紧靠仙塘镇,东江呈东南流向与古村落擦肩而过,京九铁路从东西方向横贯而下,仙塘火车站近在咫尺;古村落与205国道也仅距1公里;东江航道可通百吨轮船直达珠江口水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古村落从古至今都是个繁华昌盛之地。


  据记载,仙塘潘氏一世祖铭德公的父亲伯澜公因战乱流落于韶关一带,后定居于翁源甫镇,成为该地潘氏开基祖,却不料天有不测风去,明朝成化四年,因粮加租,与县官结仇,灾祸临头,被迫令遣散妻儿老少,离乡背井,迁居各地开基建业,伯澜公长子铭德,迁居顺德县冲鹤乡,明宏治十年,铭德公携家眷又迁河源县老城青云里居信,相传铭德公经营鱼种买卖,初始落脚时,租房居住,后来才买房一座,生潘洋、潘溢二子,后至洋公三代孙链公,和溢公六代孙念梅公从槎城先后迁来仙塘定居,开荒拓土,至今已有400年历史了。


  南园古村落的客家民居古建筑始建于明末终于清初,这里的客家民居建筑为府第式结构,现存的古建筑群有15万平方米,共有36座,建筑年代不一,每座建筑都有厅、房、天井、走廊等等。厅分上厅是客家人供奉神仙和老人百年归寿后暂放供后人祭祀的场所,中厅是家族议事以及接人待客的地方,前厅多为过道;房子又分为主人房、厢房、书房、楼阁、厨房、澡房等等;另外还有走廊、巷子、斗门以及后花园。


南园古村


  客家民居建筑选址讲究座向和主次对称、一般选址坐北朝南,外型堂皇美观,多采用青砖为墙,雕梁画栋,工艺精美,这些古建筑,汇集了明、清及民国各时期的建筑风格,荟萃了木雕、石雕、彩绘等客家民间工艺的精华,又融入了外来的建筑艺术和我国宫殿建筑文体。所体现的特色是:取材便利,楼体坚固牢靠、规模大、结构封闭一体,同时客家民居还体现了阴阳思想和家族观念思想。首先是阴阳思想;其建筑物体与天然地形协调,注重“天人合一”,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形可以通过增加半月形花台、修建池塘或者建筑斗门来调整座向问题,以达到阴阳来平衡和适应环境,集中反映了客家人的阴阳思想和封建思想。其次是家族观念思想;其建筑规模大,主次分明,屋内住人按辈份高低及尊卑来分配房间,体现了客家人宗族伦理思想,民居建筑的中心位置都安放祖先牌位,供后人拜祭,体现了客家人尊崇祖先的观念。


  一座大型的古民居建筑有上百个房间,可供上百户口人居住。厕所、柴草间、畜栏一般都在住座屋两侧一定距离的地方。具有代表性的就有“大夫弟”、“新衙门”、“老衙门”、“老楼”、“新楼”“古炮楼遗址”“柳溪书院”等,充分体现了其古民居建筑的特色和艺术、出色的防御性及潘氏家族“忠孝传家、诗书启后”的家训。


  从村落总体来看,南园古村作为一个自然村落,其客家古民居建筑现保存完整有30多座,不同历史阶段的宗祠、府第、炮楼、学校等建筑物各有其自身的特点,较全面地反映了本地区客家人在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


 

本文标题: 南园古村——客家文化古村落代表之一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4223.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