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养老​”——养老和旅游跨界融合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4-29 09:49:52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养老和旅游跨界融合形成“旅居养老”这个概念,至今还是个实实在在的新生事物——非但找不到一个成熟的标杆项目,甚至就连概念本身都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

  养老和旅游跨界融合形成“旅居养老”这个概念,至今还是个实实在在的新生事物——非但找不到一个成熟的标杆项目,甚至就连概念本身都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


  如果单纯从字面解释,从旅游的角度看,旅居养老仅仅是一种针对老年人的旅游形式;而从养老的角度看,旅居养老则是异地养老的形式之一。不管从哪个维度衡量,旅居养老这个概念的实质都是“养老”。


  “养老”二字才是最主要的标签,然而在我国,旅游相比养老有着更成熟的操作手法和盈利模式,也有着更多的成功范例可以借鉴。更多的是打着养老旗号的旅游。


旅居养老


  旅居养老的概念可谓遍地开花。但讲到成功案例却乏善可陈,究其原因,很多项目尽管有优质自然风景资源做背书,却连最基本的交通、医疗等基础配套都无法保证,更不用提旅居养老所要提供的生活场景营造。结果就是空有养老旅游之名,却行郊区大盘之实,根本就无法满足养老居住的基本需求。


  目前我国的旅居养老尚处于起步阶段。严格地说,养老本身尚未找到成熟的开发和运营模式,仍在探讨和摸索中前行,更遑论较之更进一步的旅居养老了。如果对市场中旅居养老简单分类的话,大致有以下几种:


  模式可类比城市南边的短途旅游。大城市带来的完善配套能够弥补养老旅游地产最大的短板。这种开发模式一般选址在距离城市一小时车程左右的郊区,有着与城市截然不同的资源环境,或山或水或森林,不一而足。此类旅居养老具备养老的典型特征,又适当结合了旅游资源,一般以农家社区形式出现。所以称作离城不离乡,是因为此类项目是介于本地养老和异地养老之间的半异地模式,是旅居养老的需求对于政策不完备或家庭生活未完全独立的一种妥协。


旅居养老


  度假疗养型开发则是针对身体状况不佳、对养生的需求高于观光的老年人们。其主要特点是建设大型养老基地,利用宜人的自然气候和生态环境给老年人以舒适的享受。最常见的包括冬季到海南、夏季到大连的候鸟式养老。这种模式以保健疗养为主,旅游观光为辅。由于老年人会在居所里停留较长时间,因此此类房屋应按长期居所看待,有大量生活配套,包括各类娱乐设施等。鉴于此类老年客群程度不乐观,在医疗配套上也应有针对性配置。


  相对第一种模式,后两类同属于完全离家模式,更为贴近旅居养老的本质,所不同之处在于疗养地模式更偏重“养”,而集散地模式更偏重“旅”。这种模式针对的是刚刚离开工作岗位、步入老年群体、身体健康、热爱旅游的老年人。与呆在同一个舒适环境相比,他们更愿意拓宽眼界,丰富生活,体验更多的文化。由于在居所停留时间偏短,相比疗养地模式对于娱乐、教育等配套的要求相对较低,但应针对性地辅以旅游相关线路的引导,包括与旅游景点合作,为客户提供更便利的服务。


  旅游和养老从单打独斗到并肩作战,能否形成双剑合璧,就要看能否形成有效的配合。何谓有效的配合?答案是资源共享,短板互补。比如优美的自然资源,既是做旅游的必要条件,又是打造养老的良好基础,一项条件同时满足二者之需,这就是资源共享带来的优势。而短板互补,则是充分利用自身的长处来解决对方的短处。


旅居养老


  此外,从运营的长期性来看,旅游业本身具有季节性,在一年内不同时间的接待人数会有周期性的变化。而老年人有充足的可支配时间,基本不受公共假期影响,而且在旅游目的地停留时间较长,是旅游的最佳补充客群。如果动作得当,老年人可以使项目的设施设备和人力的利用率在时间轴上更为均质化。


  旅居养老看上去很美,但要走的路还很长。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要创新和务实,从产业融合和产业运营的角度去动作。因为,旅居养老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如何能够更好实现旅游和养老要素的有效结合,更在于配套设施和服务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我们期待有一天,老人所过的幸福生活会成为一种常态,届时那将是老人之幸,也是和谐社会之幸。


 

本文标题: “旅居养老​”——养老和旅游跨界融合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423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