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形成的村落空间、建筑风格,镌刻着一圈圈生命的年轮,印载着一个个家族的谱系。人们在与乡土的厮守和融入中,感受着土地的博大与包容,体验着生活的质朴和厚重。
乡村建筑是全世界各大文化圈和亚文化圈人居环境特色体现、表达和持续成长的主要载体之一,不同文化圈的乡村建筑的样式、风格、建造方式、环境场所营造是建筑学的主要研究客体。乡村及其相关的乡土民居建筑的视觉表征和人们的社会组织结构、日常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中国陕西窑洞民居、西南地区的干阑式民居、北京四合院民居、重庆地区的吊脚楼民居、福建土楼和土堡民居,中国藏族民居、皖南民居以及众多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建筑,无一不与特定的地域气候条件、地形地貌、聚落生活方式和乡土文化传统息息相关。
乡村聚落及其演进发展是历史、文化、宗族、地缘和生物气候条件互动交织的产物,乡村建筑构成了乡村聚落物质环境的载体,也是建筑师、规划师以及更多无名的民间工匠、技师专业工作的主要对象。
那些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形式和空间格局,物质形态对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的高度依赖性,使它成为最有价值的研究对象,特别是远离都市、乡土气息浓郁的边远地区和具有自身独特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地区,材料原始、忠实反映和回应特定气候和生态要素、接近自然的物质形态,大多能代表一个地域范围的地理特征。
乡村居住环境有着城市居住环境不可比拟的优势,如接近自然、接近生产、空气新鲜、民风淳朴、生活节奏快慢适度等。当然相比城市而言,也有着文化活动较少、基础设施条件配套以及建设门槛较高等不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需要将乡村建成像城市一样的居住环境。
乡村中的建筑和建筑设计与城市中的情况有着很大的差距,不仅反映在对于尺度和人际关系都较小的乡村,建筑和其他社会、经济、环境的关联性更为密切,更互为表里,其设计方式方法,建造方式和使用方式都有独有的特征。
因此,作为“上山下乡”的城市建筑师,了解乡村建筑和建筑设计的特点及规律,顺应它是必备的,也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