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边这座古典庭院,媲美苏州园林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05-26 09:18:30
核心提示:  西湖是美的,在烟雨朦胧青山绵延,江南山水的精华汇聚于此。古人赞美西湖的诗篇传世甚多,今日装入相框的西湖风景更是动人。


  西湖是美的,在烟雨朦胧青山绵延,江南山水的精华汇聚于此。古人赞美西湖的诗篇传世甚多,今日装入相框的西湖风景更是动人。千年光阴积下的盛名,引得游人纷至沓来,喧闹尘嚣,经年往复。

  从古至今,大量文学作品构筑了中国人想象中的“江南”,还记得从唐宋起江南就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让江南从一个地理名词真正变为一个包含着美丽、文气与富庶,被世人不断向往和憧憬的词。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都说的是江南。不知从何时起,就喜欢上了江南经典建筑风格。不知从何时起,就喜欢上了咸鲜润甜的菜肴。不知从何时起,就喜欢上了那幅烟雨朦胧,小桥流水……的诗画江南。

  杭州,已记不清去过多少次的地方。身边的朋友总是问我,你怎么又去杭州了?每每遇到这样的问题我都会回答因为喜欢。劳动节刚过,我便又踏上了这片江南的土地,去寻找城市里的那片悠然生活。

  汪庄故事:

  雷峰塔下,西子湖畔,亭台楼阁、小桥水榭,入眼皆景,浓浓的江南韵味……这也就是我这次的目的地浙江西子宾馆,又名“汪庄”,原系汪裕泰茶庄,始建于1927年,为西湖四大名园之一。



2.5
 
  1927年,汪惕予在西湖边购地百亩,建起“青白山庄”,庄内包括了白云庵(漪园)、雷峰塔、乾隆钓鱼台。立足汪氏庄园,苏堤、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和那写满故事的断桥都遥遥可见。汪庄围占西湖湖面很多,初建时,杭州市民把汪家告到了官府,汪惕予许诺等他死后,将庄园无偿捐赠给地方政府作为公用,工程才得以完工。“青白山庄”完工后不久更名为“汪庄”。汪庄是民国初年西湖别墅群中结构最新颖的私家花园,山庄突出在临湖的岬角上,背依山麓,三面临湖。楼阁中西合壁,亭台高耸,假山重叠,石笋林立。




 
  汪惕予在庄内设立汪裕泰茶庄买卖部,放置各种古色古香名贵茶具,专供游人品评西湖龙井名茶,汪惕予曾跟人笑称自己的成功之道在“景以西湖美,茶因龙井名”。

  民国时,汪庄名气远在西湖其他别墅名园之上,成为当时杭州城中一颗名副其实的璀璨明珠。汪惕予更是将生意交予儿子打点,自己定居这里,潜心营茶,论医著书,他甚至在庄内建了“汪公之墓”,大有终老于此的打算。然而世事无常,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杭州沦陷。汪惕予只得离开了自己倾心打造的梦幻家园,回到上海。1941年,汪惕予带着遗憾在上海离开人世,而他生前朝思暮想的汪庄先后被日军和国民党军占领,被当做马厩使用多年,杂草丛生、满目凄凉。

  杭州解放后,汪庄成为接待中央领导的国宾馆。1958年,汪庄复原旧观,新建主楼、配楼、连廊以及栽培草坪、树丛,占地扩大到24万平方米,把西湖杨公堤的一部分也划入园内。




 
  1959年起,毛泽东曾先后27次下榻于此,为了安全保卫需要,汪庄的一切曲折隐藏遮挡的配套建筑统统除去,国宾馆宽阔的草地、高耸的雪松,与原民国风格建筑并存,毛泽东常常坐在草坪的遮阳伞下看书,并感慨说,坐在这里好像回到了故乡韶山冲那个小山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汪庄和周围的山林成为禁区,与世隔绝,老百姓不得入内。

  1979年,汪庄由陈云亲笔题名为“西子宾馆”,成为接待外宾、国家领导人、省部级以上干部的国宾馆。汪庄对外开放后,很多人慕名来到“主席楼”,希望亲身体验领袖当年的衣食住行。

 

本文标题: 西湖边这座古典庭院,媲美苏州园林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426.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