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卫坡村,位于孟津县朝阳镇,始建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是“中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中国传统村落、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内古民居是目前豫西地区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开发利用价值。
由连霍高速洛阳站向北不到一公里,东北紧邻北魏孝文帝陵区,西南环绕廛河支流,占地30余亩,像是座被时光遗忘的村子,一种穿越时空的历史厚重感油然而生。
卫坡村沿一条长180米的青石板路南北分布,现存建筑5000多平方米,房屋248间,院落16所,窑洞26孔,宅院青砖灰瓦,布局对称,房上有五脊六兽、狮子海马等装饰,路南全是七进院,路北则是五进院,分别有宗族祠堂、靠山窟洞、天井窟院、私塾院等,各种木雕、砖雕、石雕等尤为精美。
走进北侧等级森严的五进院,院落门口的“门当”、“户对”格外显眼:门当石鼓相对而坐,户对木雕精美雕刻。门当、户对有避邪驱鬼的寓意,是大户人家才有的,而成语“门当户对”就是这么来的。宅子的顶部都有一个八卦图,此外,“桂馥兰馨”、“琴韵书声”等字雕随处可见。
过天井、走穿堂,就来到了月台,月台正对着的是过厅,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客厅,是主人家待客场所。整个过厅面积有100平方米左右,12扇精美雕刻的木门镶嵌在内。
再往“深处”走,是堂屋和后院,分别是主家和下人的居所。整个院落有三条直通道路,中轴线道路宽敞,两侧道路狭窄。两侧的道路是甬道,下人们只能走甬道,中轴线上的路是让主人们走的,等级制度十分森严。
这些古民居始建于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是魏氏家族兴盛时期建造的住宅群,耕读传家的良好家风使魏氏家族成为名门望族。该遗址属豫西地区罕见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民俗村落,加之紧邻洛阳、交通便利,是发展民俗村寨旅游的一个绝好景观。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和开发价值。
据传,卫氏家族在清代为中原名门贵族。卫氏起源于周,康叔受封于卫而取为始,明末清初时,卫氏一支从济源迁于此地,历经300多年。自清乾隆年始,先后出过4位诰命夫人,七品以上官员26位,整个大家族多达230余口人,可谓一方富豪,到咸丰年间,家族逐渐衰落。
魏氏古宅有100多块楹联匾额,犹如一个匾额展览馆。这些匾额多为4个字,内容多是倡导读书、警策明志、弘扬家学等。如今,一系列反映家风家训的匾额经过复制,集中陈列在家风家训馆内。
卫坡村历史悠久。清顺治年间,卫氏先祖卫天禄由济源迁到这里,兴家置业。到卫天禄的孙子辈时,卫家开始发达。当时,洛阳知县魏襄与卫家书信往来时,误将“卫”写作“魏”。由于卫、魏同音,卫坡又在北魏孝文帝陵墓附近,且是魏紫牡丹发祥地,当地人便未加更正。后来,无论官场往来还是朝廷诰封都用了“魏”字,因此卫坡村也被称为魏家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