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主流观点中,城市与乡村不再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极端,而是一个难以割舍的有机体。这种有机体,不是让乡村更像城市,也不是逆城市化,而是两者在协调发展中找准自己定位,成为平等的互补单元。
如果说城市为社会探索一种向前的动力,那么乡村则为这种动力提供精神慰藉和稳定后方。现在的乡村,已经不是乡村人的乡村,更是城里人的乡村。城市让生活越美好,乡村就让城市越向往。这种向往,已经超越“第二居所”的概念,更上升为一种精神文化刚需。
为什么当下乡村旅游发展同质化严重、为什么很多乡村旅游业态落后……,诸多种种问题的根源,恰恰就是乡村人不懂城里人消费,不懂都市消费潮流,更不懂城里人为什么喜欢乡村。
所以,现在谈乡村振兴,不能就乡村谈乡村,更不能关上门来治理乡村。我们必须把乡村振兴融入时代发展的节奏中,融入到与都市发展共鸣的节奏中,融入到与城市消费共享用户的节奏中寻找空间。
不懂城里人,就无法复活乡村产业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很多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往往由于“不懂城里人”而无法取得经营突破。
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的振兴。如果不懂城里人,无法将乡村产业与城市需求建立联系,无法融入社会大分工,就无法把握乡村产业的脉络。
比如很多新乡贤、新知青、新农人回乡打造生态农业。在突破传统种植技术、传统管理模式、传统营销模式上,这些人确实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在本质上,它们仍是在农业领域打转,并没有突破农业本身属性,顶多是对传统农业的优化和升级,根本谈不上“跳出农业做农业”,更谈不上产业创新。
因为只改变种植技术和管理营销模式,既无法从规模上解决产业化和品牌化问题,又无法在品控同时解决成本问题,更无法在营销上解决信任和溢价问题。新农人在解决别人的困境后,又走进自己的困境。
从全球的成功案例看,像台湾“新农人”那样用三产带动一产、用文化内涵提升农产品价值、用场景体验带动在地化销售、用文创复活传统产业的操作模式,或许才是我们乡村振兴中亟待学习的产业路径。
所以,乡村振兴,首先是思维的“振兴”,思维“振兴”的第一步,就是“打开门”做乡建。我们要把乡村打造成全社会、全人类共同喜欢的“乡村”,而不只是乡村人的乡村。因此,只有读懂了城市,读懂了社会潮流趋势,才能共享全社会资源,才谈得上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