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农耕文化绵延数千年,蕴含着无穷的哲理智慧和生生不息的精神。农耕文化成为五千余年中华文明一颗璀璨的明珠。然而,在工业化全球化扑面而来的今天,农耕文化逐步消失。
那么,如何挖掘农耕文化的合理内核,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之在精神传承中通过有效的载体生生不息,发扬光大?
乡村文化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起源,也是培植民族优良品质的沃土,更是广大农民的情感皈依和精神故园。无论社会如何演变、时代如何迁变、乡村如何嬗变,也不管人们何时离乡、去家多远、栖居何处,乡村永远是人们抹不掉的记忆和殷殷牵挂,乡村文化始终是人们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愁。对中国传统村落文化进行有效保护和全面深入研究,是当前我国文化传承、文化繁荣和发展的迫切需求。
保护传统自然村落,以民居民俗民化为载体,弘扬“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观。每个传统村落都是正在续写的文明史“大书”。散布在全国各处的传统村落文明形态,都是“文化活化石”。保护古村落既要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历史街区等物质载体,也要传承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传统技艺等文化生态。
以生态文明为载体,弘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文物是历史的绝唱。因为有了文物,历史才不至于成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保护好古树、古木、古存遗迹这些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乡村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优良传统。也只有保护好中华历史文物,才能留住民族的“乡愁”。
保护非遗文化,以乡间无形“奇、特、美”为载体,弘扬农艺工匠精神。一种手艺,一则传说,一个故事。这些手艺,这些故事,这些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的财富,我们应该去记录它,传承它,发扬它。
要整理出传统村落本土手工艺开发的着力点和方向,尝试建立起一种“艺术+乡村”的中国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科技相得益彰的发展之路。传统工艺要与学研“联姻”,为非遗带来学术和教学资源的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数千年来,农耕文化浸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延伸的节奏与智慧充满着一种自然的审美。人们回归田野、崇尚自然、感恩耕作、喜庆丰收,莫不是一种精神的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