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宝古镇位于上海闵行区中部,现为建制镇,是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七宝素有“十年上海看浦东、百年上海看外滩、千年上海看七宝”的美誉。
史料称:“镇无旧名,缘寺得名,寺无他重,因镇推重。”在张泽舍宅拓寺后,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皇帝赐额“七宝教寺”,由此七宝镇正式得名。
晋代著名文学家陆机、陆云,人称“云间二陆”。陆氏后人曾建家祠于吴淞江畔之陆宝山,初名陆宝院,后更名陆宝庵。五代时吴越王钱镠巡游驻庵,赐金字莲花经一部曰:“此乃一宝也。”因改名七宝寺。后江水啮岸,三移其址于蒲汇塘之北。宋初七宝里人张泽舍宅拓寺,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赐额“七宝教寺”。
当时的“七宝教寺”有“郡东第一刹”之称,它占地60亩,寺河6亩,整座寺庙绿水环抱,红墙琉瓦,晨钟暮鼓,香烟燎绕,景色十分优美,吸引了方圆百里的人到七宝教寺进香,由此香客信徒,文人雅士在这里烧香拜佛,吟诗作画,为七宝教寺的香火繁茂,人来人往,形成了人气很旺的局面。而集镇形态模式在七宝教寺外围形成,元末明初七宝镇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当时的七宝镇“居民繁庶,商贾骈集,文儒辈出,盖邑之巨镇。蒲汇塘两岸的地区,因“七宝教寺”而得名“七宝镇”。
自古以来,七宝古镇一直商贾云集,人文荟萃。白天旗幡飘拂,夜晚灯火阑珊。经过两年多重建改造,往昔古镇盛景重现,南大街形成餐饮小吃一条街,汇集七宝羊肉、方糕、海棠糕等传统特产;北大街则为乡俗文化旅游购物一条街,展示七宝剪纸、结花篮等手工艺。
在古镇七宝的历史上,七宝曾经是一个五教共融的集镇。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这种五教共存的情况,在全国县级或县市级的城镇极少见。明清以来,七宝从佛教开始,逐步又有了其它宗教。宗教文化能够在七宝镇这块小地方得到如此发展,和七宝的经济发展、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自五代后近千年的七宝宗教史,其实就是一部七宝史。
上海有很多人在谈到七宝时,无一例外地会提到七宝的蟋蟀。每年的秋季来临之时,自有人捉、养、买卖、斗,规模也越来越大,名声也越传越远,再加上七宝的蟋蟀善战勇斗、赢多输少,又给七宝的蟋蟀提高了身价。
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现象,七宝的蟋蟀文化是社会繁荣的体现。关于七宝的蟋蟀有一段传说,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驻跸松江。南方官员星夜驶马进贡一批各地良种蟋蟀,在途经七宝时马匹失蹄倒地,进贡的蟋蟀尽数逃逸,从此七宝便留下良种蟋蟀。不管这个传说真实与否,至少印证了七宝的蟋蟀的确是久负盛名,集江南各地良种蟋蟀之大成,这样的传说为七宝的蟋蟀文化贴上了一层金。一个地区最通俗的东西能具有相当的影响,并有一定的文化含量,也可见这个地区的非凡之处了。
蟋蟀坊、斗鸡场、书画坊、古戏台、绣坊、糕坊、竹器圆木坊、豆腐坊……古镇上,每一家作坊都飘出一段历史。
七宝古镇说是古,实际上也只有一条老街算得上古老些。老街是南北走向,整条街宽不过二、三米,全部用石板条铺就。雨后的斜阳照在古老的石板路上,整条小街都发出了熠熠的光亮。几百年的磨损使它留下岁月沧桑的痕迹。在静静地述说着人间的变迁。小街的两边全是门面不大的小店,店与店之间全是木板来相隔,很少见到用砖墙来相隔,这也许也可以算得上古了。如拾阶而上,踏着木楼梯,听着木梯发出轻微响声,就犹如听到历史呼着沉重的喘息声。
来到蒲汇塘桥,桥正中圆拱上写着“鹁鸪唤雨听橹声似歌,杨柳掩烟看帆影如画”的桥联。站在桥上向东西两边望去,只见亭台水榭掩映于垂柳之间。岸上还有座座码头踏步。偶尔有身着蓝印花布中式服装的船娘摇橹而过,使人联想翩翩,不能自禁。望着栉比鳞次的古镇,悠然一派江南水乡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