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闸位于江苏南通港闸区的中心位置,总面积25.96平方公里,西至城闸新路、通扬运河,东至通宁大道、秦灶竖河,南至芦泾港、站前横路、通吕运河,北至环闸西路、宁启铁路,它曾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唐闸俗称唐家闸,原为通扬运河上的一个水闸,因附近有一唐姓人家故名,该处水运交通方便,张謇创办纱厂时选为厂址。从1895年大生纱厂建厂始,后又建立与纱厂相配套的一系列工厂和企业,如资生冶厂股份有限公司、资生铁厂、大兴机器磨面厂、广生榨油股份公司、大隆皂厂、大达公电机碾米公司、大达轮船公司、颐生罐洁公司、阜生蚕桑织染公司等十几个工厂企业。
至20世纪初,唐闸逐步成为新兴的工业城镇。工业的原料和产品,进进出出;各类人员忙忙碌碌;水陆车船来来往往;上下班的工人如水似潮。当年唐闸一片繁荣,它曾是世人瞩目的镇市,有“小上海”之称。
唐闸地区最早的坐标——钟楼钟楼,始建于1915年,原是大生纱厂门楼,为职工上下班提供报时,它也是唐闸地区最早的坐标,从路的另一座过来,最早看到的就是这座钟楼。钟楼高12米,上下5层,呈长方体,四周钟面全都标刻着罗马数字标明时间,整点一到,钟声响起,顺风能传出七八里远。
一百多岁的钟楼,早已在时光里变了模样,现在看到的钟楼是近些年修复的,沿着楼内陡峭的楼梯,可以爬到钟楼的高处。站在高处,换一个角度俯瞰唐闸,去认识一个新的唐闸。
位于唐闸大桥东侧河东路33号的那幢红楼,几乎是每一篇唐闸游记中都会打卡的一站。唐闸红楼的主楼始建于1919年,为大生纱厂股东高岸九的故居,是一幢三层砖木结构豪华住宅楼。清水砖墙、多坡红瓦坡顶,满满地都是异域特色,马赛克廊道、水泥石雕护栏,欧式风情尤其浓郁。1895文化创意园如果说红楼展示的是建筑的故事,那么1895文化创意园则讲述了通城工业时代的故事。
1895园区由一大批老旧厂房、建筑旧址组成,这里还有很多工业设施,都是张謇先生创办实业留下来的。走过了工业时代的浪潮,厂房旧址摇身一变,成为了创意文化园,一间间带着浓浓工业风的文艺小店,装点着这片旧区的新貌,一砖一瓦里融入的都是时光的温柔与慈悲。
汤家巷里的江山诗酒茶到唐闸古镇来,是一定要去蜿蜒曲折的汤家巷转一圈的,灰墙黛瓦里藏着的江南风光,总有一处能惊艳你的旅程。巷子里的尚书院,是由几个极具有唐闸特色的小院落组成,尚书院里白墙黑瓦、雕花小窗,处处笔墨飘香。
水色染坊坐落于汤家巷的传统复合式四合院内,是一家专注染材种植及传统染色技艺,承袭古法染色与手作精神的天然染工坊,也是目前国内首家种植染材的染色工坊。在这里,体验一种全新的艺术与生活。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教研室编写的《中国城市建设史》中这样描述的:“……唐闸形成一个完整而独立的工业区,工厂外围面向运河的一段,留有空地建成以两层商店为主的商业街,支河与工厂之间空地建有仓库推栈,工人住宅区则建于工厂附近,多系砖木结构平房。运河的另一侧设有唐闸公园”。
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院士说:“南通堪称近代中国第一城”。张謇所建以濠南路为中心的城南文化区,五公园,桃坞路等,曾是这第一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张謇生前曾计划把桃坞路至唐闸一线设厂建店,联系起来,作为地方自治的样板。因此以通扬运河所维系的与之相隔十余里的唐闸工业区,从另一侧面展示其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光辉。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雨苍桑,唐闸的地位有所削弱,但它还保留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今天的工业其实早已褪去了旧日繁重的印象,升格成为了装修的一种简约格调,以及旅行的新风尚。唐闸古镇,民族工业风情小镇、中国近代工业遗存第一镇以工业文明为指引,再现了一座城市的岁月浮沉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