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官古镇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南缘,隶属浙江省海宁市,紧邻钱塘江河口北岸,是著名的观潮胜地。自古以来,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大潮都是天下奇观,每到这一天观潮的人人山人海,人潮也似海潮般汹涌澎湃。它与山西壶口瀑布,贵州黄果树瀑布并列,是中国观潮赏景的三大胜地。
海宁盐官镇是观潮胜地,观潮胜地公园为东西向狭长地形,全长1360米、总占地16.24公顷。抗战前,海塘一带已有海滨公园。1994年起,重建海滨“观潮胜地公园”。园内拥有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鱼鳞石塘、明代占鳌塔、孙中山观潮亭、毛泽东观潮诗碑纪念亭、乾隆手植古朴、史量才纪念碑、镇海铁牛等景点;景观海塘、2座观潮楼、6个观潮台是天下奇观海宁潮的最佳观赏点;白石台广场集大型节庆活动、游览观赏、文艺表演、休闲娱乐于一体,是观潮胜地公园的标志性建筑。
盐官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早在中国的汉代便开始晒盐制盐,因此得名盐官,历史上曾长期作为海宁州(县)治。
始建于唐永徽六年(公元655年),是唐、宋、明、清历代海宁州(县)治所在地,其格局深受《周礼·考工记》影响,“城廓方正、形制规整,十字大街、棋盘路网”,充分反映了古代城郡礼制营城的思想。盐官古城历史上几经损毁,现古镇的基本格局延续于元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重修的海宁州城。
盐官古城城池方正,城垣共筑五门,东两门,分别为宣德门和春熙门,北为拱辰门、西为安戍门、南为镇海门;城内东西、南北两条主街十字相交,沟通四方城门,城内被十字街分为四个街坊,衙署位于古城中央,文庙位于南城,城隍庙位于北城,东西大街两侧分布古城重要管理机构,如镇抚司、布政司、河泊所、杭嘉湖道署等。古城内道路街巷纵横分隔、主次分明、方正平直。
古镇内保存有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如: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明代的占鳌塔,明清时期重要的工程设施捍海石塘,清初帝王敕建的海神庙,江南皇家园林安澜园遗址,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故居等。1991年,盐官古镇被浙江省公布为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2010年被评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在海宁盐官镇还有一座建筑与清王室有关,它就是海神庙。离观潮公园三百米远的地方,面向钱塘江,有一座似庙非庙,似宫非宫的建筑,据说当年这里只供一位海神,可庙宇轩昂,建筑恢宏,金砖铺地,金碧辉煌,它建于清雍正十年六月一日,有其弟果亲王允礼亲手书写的碑文,经当地导游讲解方知其中原由。
原来雍正皇帝继位以后,诛杀了反对他的弟兄多人,当皇帝时间越久越感到内疚和自责,为了安抚那些被屈死的鬼魂,借钱塘江平时每天两潮的谐音,让那些死去的弟兄们也能日日上朝,特拨库银百万两,建起了这座海神庙,实际上它是雍正皇帝赎罪的地方。
盐官是浙西地区重要的盐场之一,其盐业生产至秦汉时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新唐书》卷41载,嘉兴县有盐官,嘉兴监海盐产量很大,位列全国第三。宋代太平兴国年间,盐官境内有蜀山、岩门等八个盐场,年产盐量约一万余吨,盐官古城内也设知盐厅、运盐厅、盐仓、盐场厅等盐业管理机构。明清后,钱塘江河口变迁,盐业受到冲击逐渐衰落。
盐官古镇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占鳌塔、海神庙等文物古迹的保护修缮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对古镇格局和风貌的保护却有所轻视,城墙、城门逐渐被拆毁,历史街巷或消失、或被改造拓宽,旧海宁县衙、安国寺、文庙等代表性公共建筑也被悉数拆除,古镇格局要素不断遭到破坏。
新建建筑高度未得到有效控制,明清延续至今的古镇天际轮廓线及多条重要景观视廊也面临被淹没的威胁。如何挖掘古镇文化内涵、制定有效保护措施,是盐官古镇保护亟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