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普及运用,使中华民族传统的农耕文化面临香火中断的危机。耧犁水车镰刀锄、石磨碾盘杈耙锹等一大批曾经发挥巨大作用的农具,以及制造、使用这些农具的技艺,正被新科技全面代替,且正在散落消逝。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一整套按四时节令行事的传统农事操作规范几近失传。“顺天时、量地利、应人心”的农业哲学思想在许多方面被现代高科技颠覆(如反季蔬菜等)。传统农耕文化已经到了需要抢救性发掘、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的危急关头。
应以实物继之。县乡两级应建立博物馆,把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有关的特色农具及生活器具集中存放、收藏、展示。在漫长的农耕文化发展过程中,各地都有适应本地生产生活的特色传统器物,将之搜集整理集中,让子孙后代可以直观睹物,不需像无数后人极尽想象诸葛亮如何创制木牛流马、宋代人如何设计1800多个零件的织机那样揣摩猜度,其科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可以最直观地显现。美国3亿多人口,仅有200多年历史,但却建有3万多座博物馆。中国13亿多人口,五千多年文明史,却只有5000多座博物馆,即使县乡两级都建一个博物馆也仅不足4万座,这与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不相称,与13亿多人口的大国也极不相称。应鼓励、提倡、支持有条件的富村及有能力的企业或个人围绕农耕文化兴建博物馆,以多种渠道和方式抢救即将湮灭的历史遗存。
应以传习继之。我国已经制定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体系。非遗项目计有5大类134项,但多涉及少数民族,且零散、细碎、孤立,缺乏综合性、整体性、逻辑性。在中华民族的宏大叙事中,应突破民族、区域、行业、时空等界限,发掘对56个民族大家庭成员普遍产生影响、覆盖全域,对社会广泛适用的非遗并予以整体性保护。涵盖耕地农业、草原农业和捕捞农业三大领域的中华农业文明,应是首选对象。将其整体打包,纳入非遗保护。在县乡选择一定数量的传承人,对传统农具的制作、传统农技的掌握以及诸多农耕文化要件予以传习,应是非遗保护的发展方向。传承人就是守护神,唯其守护,才能活化;唯其传承,才能生生不息。
应以图文继之。几百部古代农业著作是古人以图文形式留给我们的农耕文化遗产。应采取更先进的科技手段,把传统农具的制作、传统农技的操作等博大精深的农耕非遗文化制成现代版的《农政全书》《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让音像图文并茂,令人一睹即明。
应以申遗继之。中国古代农业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深厚根基。中国已有3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世界名录。综合性强、覆盖面广、影响力深、历史久远、一脉相承、不曾中断的中华农耕文化,理应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保护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举措和重要途径,也是对世界的奉献,对历史的负责,对子孙的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