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耕文化如何坚守与创新?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06-01 13:43:27
核心提示:  对农业来说,如今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互联网高度普及,现代技术迅猛发展,加速推进着农业现代化进程。
  对农业来说,如今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互联网高度普及,现代技术迅猛发展,加速推进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然而,现代农业疯狂发展带来丰厚经济利益的背后,却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遗失。

  现代文明的渗透超越,传统农耕已渐行渐远,是时候站出来继承、保护、传承农耕文化,并让其在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中重换新生。

  传统农耕文明坚守者:做农业减法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句充满诗意的话,道出了无数中国人对传统农村生活的眷恋。但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传统农村特别是传统农耕文化却日渐衰落。

  农业是一个文化的兴盛也是人民生活的最基本依赖。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经济社会里,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中国的农耕技术传承千年,如今在全球化浪潮中,农耕文化受到现代文明冲击,渐行渐远并面临着着中断和甚至丧失的威胁。

  田、牛、犁是农耕文化永恒的主题,但现在这些已经渐渐淡出了农村舞台,传统的农耕文化,让许多人特别是80后、90后们感到陌生和遥远。

  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作为发展原则,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致力打造新型原生态道路和低碳经济模式,并发表多篇文章提出“互联网+传统农业+休闲旅游+红色文化”理念发展家乡农业旅游经济,做“传统农业坚守者”。

  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互联网的高度普及,使农业成为投资的风口。近年来,农业资本市场运作环境的不断改善,各行各业的企业纷纷跨界涉足现代农业项目。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现代农业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但其背后是种种问题的野蛮生长,早些年大规模投资的农场项目以销声匿迹告终的例子比比皆是。并且,在利益驱使下,中国传统农耕文明逐渐被遗忘,甚至被抛弃,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传统农业是农民依据自然环境和作物间的关系,运用独特甚至独创的耕作技术和实践经验,经过世世代代探索、努力并传承下来的农耕文化。在发展现代农业同时,我更希望能够为农业做减法,坚守中国的农耕文化,使得千年传承下来的农耕文明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在众人享受时代进步的时候,李欣霖却对农耕文化如此执着。


 
  传统并不意味着落后:发展传统农耕加法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弘扬农耕文化,拓展农业多功能,不仅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共建美丽乡村和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

  对于坚守传统农耕的李欣霖而言,传统并不意味着落后:“在对农业做减法的同时,还需要对农业做加法,让传统农耕和红色旅游、休闲度假相结合,形成一种古朴、原生态的文化特色。”

  在基于自然环境、田园风光、农耕生产和农家生活的基础上,整合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农民生活、乡村文化等多种资源,将农业与自然、人文和旅游相结合,不仅能够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保障农民收入,还能唤醒人们对生态环境和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视。

  “互联网+”是现在的主流,在各行各业纷纷拥抱互联的时候,应该紧跟潮流,在嫁接传统农耕与旅游的同时,依托互联网实现“农耕+X”:通过线上可视化的图文、视频推广传统农耕文化;借助网上商场销售真正的绿色农产品;依托网上牛人创意让农业呈现更多艺术形式......

  “互联网给农业提供了更多“X”的可能,我们发扬传统,我们也拥抱现代。”

  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农耕文化亦是如此。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是对土地的尊重,亦是对生活的尊重。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在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像李欣霖一样,保护并坚守着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维系真正的和谐。(文章发来自网络)
 

本文标题: 传统农耕文化如何坚守与创新?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45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