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文化价值正在释放。振兴乡村文化,不能任由文化载体衰落凋敝,要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
乡村旅游中所蕴含的文化,不同于城市旅游所蕴含的文化,这是乡村旅游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旅游者选择乡村旅游,不是因为其价格便宜,而是享受乡村旅游中的文化特色,让城市旅游者远离城市的繁华和喧闹,寻求回归大自然的亲切感,展示乡村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乡村文化发展意义重大。
那么,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的重塑,面临了哪些困境呢?
由于人口的流动,文化传播媒介和手段的变化,以祠堂、戏台、集市等为代表的传统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逐渐走向衰败。而最严重的则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些传统手工艺品销售市场日益萎缩,技艺传承人面对生活压力,主动放弃传统技艺,技艺传承出现了断层,这其中已有数不清的民间手艺走在了消亡的路上。
乡村经济发展在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改变着农民的文化态度和价值共识。现在的农民更多产生了功利化、理性化的价值认知和认同,农民对自然的敬畏日益淡薄,生态伦理遭到破坏,道德底线失范,因利益冲突带来乡村社会关系的矛盾与紧张,人际关系呈现出冷漠化、疏远化。
当下,我国乡村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的乡村文化价值体系尚未构建起来。在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开放环境下,过度追逐现代性时,将会让乡村文化原有的价值理念显得苍白无力。
在广大乡村,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要加大对乡村教育资金和资源的投入,改善乡村地区的教育条件,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增强其文化意识和主体意识。
由于人口流动带来了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的变化,所以,要根据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教育路径。针对留守妇女,应利用农闲时间、开办文化补习班,开展适合其参与的公共文化活动,使其在参与中提高文化水平,提升文化自觉意识。
把乡村教育复兴起来,否则未来人才就是个问题。留守儿童也好,流动儿童也好,流浪儿童也好,他们急需的就是现代教育支撑,没有良好的教育就没有良好的素质,没有良好的素质就不能从事现代化的工作,没有现代化的工作就没有现代化的收入,由此就会进入恶性循环。
将文化自觉作为培育农民文化意识的前提,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农民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理应主动地去了解、明确自身文化形成的社会基础,特点及未来走向。
文化的血脉要很好地传承,有几个方面的涉及。
一个是乡村中世世代代累积的家训、家风、家教,那是乡村中文化的精华,需要不断地传承下去的文化。
二是培养新乡贤,因为乡村的治理和城市不一样,乡村治理要求更加的细致,甚至涉及到了家家户户的问题。因此需要由乡贤来做好衔接,让国家意志能达到家家户户。
三是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对乡村文化资源的挖掘不仅是对乡村文化资源数量、存在状态的了解与掌握,更是对乡村文化资源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再认识。及时了解散落在民间的传统村落、古祠堂、曲艺、手工艺以及农业生产技艺等具体情况,梳理文化资源,制定系统性的规划和保护措施。
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在乡村文化重塑中,要鼓励在乡村文化资源开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产业的经营等环节引入市场机制,使市场成为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通过承包、合作、股份制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人才等引入乡村,、推动乡村公共文化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运用新媒体资源,将产业链打开,把文化的作用发挥出来,这既是一种乡村的符号卖点,又是一次产业的进阶,将乡村文化从保守、封闭的环境下解放出来,积极地面对市场、融入市场,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应的乡村文化市场机制,以市场的效能整合乡村文化资源,汇集文化力量,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需要。
对于乡村振兴来说,复兴乡土文化是极其重要的方面。
若没有文化做支撑,即使物质再发达、再丰富,也只是一个躯壳,没有内涵,缺乏灵魂,唯有灵魂的注入,也是文化的提炼,乡村的振兴需要这些存于百年千年的灵魂,不仅仅是提升生活的品质,对于任何乡村,文化都是抹不去的符号,是振兴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