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乡村文化、建设好乡村文化,理应成为当下乡村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与价值诉求,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诉求。
乡村文化往往被人们忽略了其重要性,文化一直以来都是维护会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无论应用在城市还是乡村都是同样的道理,而多年来,乡村社会的巨大变迁促使我们对乡村文化进行再梳理、再认识。由此来说,重塑文化是对乡村保护与传承的一种重要手段。
乡村文化的历史意义
乡村文化不仅是农村居民的精神之源,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其中既包括农业生产遗迹、古宅民居、木雕、石刻、剪纸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节庆、民俗、礼仪、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中国农业项目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中,在数量和覆盖类型上均居世界首位。它们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源源不断地为中华文明提供精神营养,使中华文明以独有的方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乡村文化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化是乡村振兴的价值导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当涉及到乡村振兴时,乡村文化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乡村经济振兴必须依靠乡村产业的发展,将文化内容融入其中,通过乡村文化产业化发展,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是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途径。
而我国乡村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不仅具有文化价值也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这是现实中可即刻利用到的资源,将乡村文化变现,就是未来振兴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文化的未来意义
乡村文化是否已失去了存在的根基与价值,这是许多人都在怀疑的命题,是否会被城市文化所替代,是许多人担忧的问题。
其实,现代化确实是乡村社会发展的目标,但实现现代化并不意味着乡村社会和乡村生活的终结。
只要乡村社会存在,乡村文化就不会消失,作为中华文化根脉的乡村文化不会轻易地被城市文化所替代。即使乡村社会变迁,乡村文化也会以新的姿态、表现形式应对城市文化的冲击,适应新的环境。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目标,这些目标无不与乡村文化有关,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灵魂与价值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