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州县圣公禅寺,位于山西晋城市泽州县,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是晋城影响较大的古寺庙之一。它坐落在泽州县的下村镇北部武神山的主峰下300米左右,坐北朝南,三面环山,峰峦叠嶂;一面临水,碧波荡漾;山环水抱,环境幽静。寺院背靠高平,依偎沁水。寺内有泉眼九个,闻名遐迩,为历史上著名的九连泉,乃四十 里长河之发源地。其间有天然水帘洞,养天池,仙人桥,壁虎岩等自然洞天,风光旖旎,名胜极佳。
一、圣公禅寺之历史
寺始建之年不详,然就寺中石狮之造型考察,寺院最晚大约建于宋朝。寺中存留的古碑有大明万历五年的《重修理十王神殿记》、明正统年间的《重修圣公禅寺记》,记载了寺院的久远历史。
寺院在明代为临济一系的寺院。碑中记载,明永乐初年,平阳洪洞崇福寺僧人祖德禅师,云游至此。祖德禅师系临济宗派,以“弘普永昌,妙真了慧,智恒道志,福德圆明”十六字为后辈传承轮转。祖德禅师到此寺时,寺极荒芜,寺之匾额尚存,上书“敕赐圣公寺”,可见寺院在明代之前就有,且是国家倡导修建的。祖 德禅师悦其山水幽僻,在此募金重建此寺。
德祖师以前无从考证,祖德禅师以后有二传圆通和尚,建祖塔。圆澄、圆朗时,寺旧有佛殿三间,明成化十三年募修,拓为五间。
至三传弘贤、弘谅,于明正德七年募修东佛殿,塑山门内神像四尊。
至五传永珠和尚,明嘉靖二十八年,募修地藏菩萨殿,此后历代多有修补。
至十四传浩然和尚,募修伽蓝殿、东西楼、钟鼓楼、东北楼,其规模愈扩。
万历五年,永铎和尚重修十王神殿。大明万历五年的《重修理十王神殿记》中记载永铎法师俗姓郝氏,字号鸣真,是洪洞临济第十六代传人。永铎禅师生而聪异,心惠超群,所建地藏十王殿,天地三曹,神光凛凛,金碧辉煌。
传至福高和尚,于前十六字轮传之后,新增三十二字为:“兴隆觉海,广善澄清,湛寂本空,新悟元宗,信安修定,建照维周,目政文续,达通果成,”此三十二字以叙轮传。他嘱其弟子德润修建寺院,未果,由后来者续寺院的修建。
至清代道光五年,圆岚和尚建东西角楼,东南房四间。清道光年间,辛酉举人赵龙图,与圆岚和尚友善。其记载圣公寺周围景致如下:“寻幽揽胜,登其巅呼吸可通地座。俯而下视,四边空阔,诸峰罗列,一览而皆小。
山涧数道,一瀑布飞流涧瓴直下,漱石扬波,声如雷转,周达数十里。古松万株,绿云如水,松涛谡谡, 冷沁心骨,而寺适建其中。更深人静,月到天心,松风入耳,钟磬既鸣,梵音相合。复与圆岚师说《金刚》、《楞严》、《法华》,诸品意谛,恍至身极乐世界,顿 令人有出尘之想,洵灵境意哉!”从上面的记载可见寺院山泉瀑布,松风梵音之美善,及读诵讲说之兴盛。
自清末至民国,寺渐渐衰败,历经沧桑,最后彻底毁于20世纪60年代,拆寺修万里水库,寺复至极荒芜。90年代初,当地村民一场大火,将圣公寺周边原始森林焚毁殆尽。据当地人讲,寺内“敕赐圣公寺”匾额与金丝楠木韦驮菩萨一起被盗,下落不明。
二、圣公禅寺古建筑
太平盛世,政通人和。因缘具足,人心思善。自1994年起,原竹梅居士发心带领信众,筹资修复寺院,历尽艰辛万苦,克服重重障碍,终于殿宇恢宏,金碧辉煌,佛像庄严,流光溢彩,诸般迪吉,功德圆满。
现今的圣公寺,整个寺院依山而建,布局严谨,错落有致,谐和自然。殿宇端庄威严,规模颇为壮观。寺前有宽敞开阔的广场,一堵宽大的影壁使寺院若隐若现,恍如梵宫仙境。该寺山门庄严恢宏,气势非凡,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中有明门,上层有走廊墙跺,可环通四周。楼两边有钟、鼓二楼对峙,钟、鼓楼与山门楼 中间有解脱、不二两掖门。三楼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飞檐斗拱,层层叠出;红墙黄瓦,精巧绝伦;远远望去,巍巍挺拨,气象峨鬼,十分壮观。
现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供奉着华严三圣,正中毗卢遮那佛,左右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准提菩萨殿(内两侧供奉着24诸天),五佛殿、五方文殊殿、西方三圣殿、地藏殿、观音殿、龙王殿等殿堂十七座,僧舍四十余间,常住僧俗两众二十余人。近些年,诸德善信培福修因,在寺周围植树两万两千余株,使旧日之森 林原貌再现。
应信众恳请,上印下泉法师进驻寺院,担任住持。三宝具足,因缘殊胜,千年古刹正在恢复往昔风采,法门龙象意欲重振祖师雄风。
现今的圣公寺春天繁花似锦,夏季松涛清香,秋日硕果累累,冬季苍松翠柏。寺院常住自耕自种,自养自给。出坡间一尘不染,劳作时禅意十足;桃杏满枝挂,鼠兔嬉戏游,随手采荆叶,泡茶品自吟。登高可博览群峰,驾舟可赏鱼采莲;恰好似桃源仙境,天人和谐,正比如西方极乐,尘缘具净。游人至此,流连忘返,香客 临寺,心旷神怡。尝几颗寺中奇珍异果,品一口庙内清香仙茶,听几言法师妙语禅句,作一番心灵转换洗涤,烦恼顿息,菩提显现。如能到此小憩几日,可谓福慧双得,人生不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