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浦东新区北端,有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古镇,其名曰高桥古镇。据了解,高桥古镇以桥得名,高桥又名翁家桥,始建年不详,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1874年)重建,跨黄潼港,桥不高而名颇著。但是,现今位于花山路上的高桥早已无存,距离原址不到200米处仅有一座标有“古高桥旧址”的老石碑,虽字迹斑驳,但依稀可辨。
对于外高桥人来说名字并不陌生,但是这个宋代为渔盐之乡,元代为沙船之乡,明清为纺织之乡,近代为营造之乡,又是浦东“三刀一针”(泥刀、菜刀、剪刀以及绣花针)发祥地的千年古镇,并非人人都熟悉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与风貌。高桥镇自古以来就通街八方、商贸繁荣,目前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高桥绒绣),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高桥松饼、龙身蛇形太极拳),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高桥本帮菜),并于2010年7月被国家住建部与文物局共同命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据统计,目前浦东全区近四成名胜古迹、名宅故居都在该镇。自1990年国家设立全国首个外高桥保税区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给高桥古镇注入新的活力。
高桥古镇原为渔村荒滩,屯垦开发,捍海自卫,农桑既兴,市集渐成。北宋末期,中原望族为避战乱,南渡居此者颇多,自此建镇。自北宋建隆元年(960年)起,隶属昆山县。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始建临江乡,为高桥建置之始,隶属嘉定县。明成化、弘治间,已成市集,商贾颇盛。清宣统二年(1910年)设高桥乡,隶属宝山县。民国年间,设高桥区,又隶上海特别市,商业更胜。与此同时,历史也为古镇遗留下宋黄俣墓、顺济庵、法昌寺,明永乐御碑、老宝山城及双孝坊文物等众多古迹。
高桥古镇有着上海开埠最早的城市烙印,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旧宅,如钟氏民宅、杜月笙家祠、黄氏民宅、敬业堂、仰贤堂、印家花园。
坐落在古镇西街139号的黄氏民宅,建于20世纪初,现为“高桥绒绣馆”,陈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绒绣作品。绒绣是用彩色绒线在特制的网眼布上精心绣制的手工艺品,具有形象逼真、色彩丰富、层次清晰、立体感强等艺术特点。上海绒绣的根就在高桥,“川沙一根针”就是指的绣花针,高桥绒绣源于苏南刺绣和高桥网花,已有数百年历史。
高桥古镇三面环水,依“丁”字形河道(“港”)而建,“丁”字之横为高桥港,竖为黄潼港,万寿桥横跨水上。古镇老街分为东、西、北三街,总长约2000多米,目前历史上的老街与古民居正在陆续恢复。古镇西街167号的凌氏民宅建于1948年,五开间三进深,现为“高桥人家陈列馆”,内部收集陈列历代旧家具和老照片,真实再现了高桥一个四世同堂人家的生活场。同在西街的“三峡石图艺术馆”内收藏众多来自长江的天然卵石,拟人拟物,惟妙惟肖。
高桥历史文化陈列馆(仰贤堂)地处古镇东街的义王路,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其中基底面积约440平方米,主楼约640平方米,为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其内展品大多来自当地民间收藏,浓缩了古镇千年历史,贴近百姓生活,较为全面反映了高桥古镇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及乡风民俗。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关于“三刀一针”发祥地高桥古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们了解他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