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杨庄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三杨庄村,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多为黄沙覆盖,发现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陶片。
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是目前我国首次考古发现的、性质明确的大规模汉代农村类遗址,是汉代考古中的一次历史性发现。
经过考古发掘和勘探,目前遗址内已有7处庭院基址得到确认。通过对其中4处庭院的发掘,清理出包括屋舍瓦顶、墙体、水井、厕所、池塘、农田、树木等大量重要遗迹,并出土了一批反映当时生产、生活状况的文物。
像著名的“庞贝古城”一样,三杨庄遗址是因为突发灾害而被完好地保存下来的,当时的生活场景因此被“凝固”下来了,如庭院的布局、道路、耕作中的农田及各类建筑的墙体等。被洪水浸泡而坍塌的屋顶,保留着板瓦与筒瓦扣合以及坍塌时的原状,来不及搬走的生活实物,如一些石器、陶器、铁器等,得以在原地保留,为复原当时的社会和家庭生活、生产状况提供了难得一见的丰富实物。
三杨庄村农耕文化历史悠久,从三杨庄汉代遗址考古现场发现,紧邻庭院四周,是排列整齐、高低相间的田垄遗迹,田垄为南北走向,田亩尚在耕作中,牛蹄印、车辙痕迹清晰可辨,还有大型的铁犁。农田内的道路也是经过规划的,可能源于井田制中的阡陌传统。
以往人们对于汉代聚落的理解,是集中院落并且土地相连,一个村庄几十户人家。而三杨庄遗址发现的庭院,每个独立,有小道相通,连接公共大路,户与户之间并不紧连,宅与宅隔田相望,中间都有农田毗地相隔,所以有“毗邻”的说法。
《汉书·食货志》载,西汉武帝时,任用赵过担任搜粟都尉一职,推行“代田法”,发展农业。这一方法是把农田打成一道道的垄和沟,沟垄一年更换一次,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粮食的亩产量,这对后世的农业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做成的田垄正如书中记载的高一尺,深一尺,每年轮换种植,头一年的垄沟,第二年经过培土成为垄背,所以称为“岁代处”,即一年一换。这种耕作方法如今依然在某些地区使用。
另外,庭院内还出土了许多农具。主耕农具是铁质铸就的犁,犁头宽7寸(合汉代度制一尺),与垄宽正相符合。据专家考证,汉代奖励农耕,技术进步提高了生产力,小麦亩产近150公斤,一户核心农家,即五口之家的耕地面积为六七十亩,还有很多土地可待开垦。三杨庄遗址虽然被洪水淹没,其断壁残垣却展现出一幅丰衣足食的美好画面。
《孟子·梁惠王上》提出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的理想生活,似乎在这里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