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与人文情怀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06-07 13:50:42
核心提示:  实践与时间证明,美丽乡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不断学习与创新之中寻找到一种合理的建设模式。各村情况有别,取经需得法
  实践与时间证明,美丽乡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不断学习与创新之中寻找到一种合理的建设模式。各村情况有别,取经需得法,用药须知病根,如果局限于对方的成功模式,一味模仿,结果千篇一律,终将溃败于流水线上。

  大到整个村庄的布局,小到一棵苗木的种植,都有创新的空间。唯有创新,才能出亮点。可是在当下,却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乡村越来越美丽,突出了特色,体现了创新的理念,可人情味淡了,甚至缺失了。

  实际上,谁都知道美丽乡村建设得因地制宜,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然而,在建设工程中,很容易忽视这样一点: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居环境,都只是一种物质载体,而真意则是要将人之情怀美丽乡村建设之中。很早开始,人们为了生活背井离乡,而他们的下一代则发誓要跳出这样的穷山沟,这仿佛是一种无奈的憎恨,也是一种现实的写照,更是一种情怀的缺失。

timg (3)

  所以,之于美丽乡村建设,如果只是换上失去了人文情怀的美丽外表,便失去建设美丽乡村的初衷,无异于一副毫无内涵的华丽皮囊,这不是美丽乡村的真实状态。

  时代的发展,来自于网络的隔离,使得人与人之间需要亲近和温情来滋润,乡村里有着流传几千年的淳朴气息和浓厚的人情味儿,能够给人最真实的美感和喜悦,是大家都会向往和憧憬的。只不过因为生活的原因,他们逐渐淡忘了。于是,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弥补这份缺憾。

  笔者认为,在这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应该有人们文化认同的感情投射,这里是美丽温暖的家乡,而不是被憎恨、要逃离的穷山沟。美丽乡村建设,改变的不只是外部的建筑和环境,更源于百姓心中的崇德向善,源于居民心底的见贤思齐,源于邻里之间的守望互助,源于整个乡村的风醇物厚。

  这就应该将美丽乡村建设上升到一种文化凸显,一种精神追求,涵养出一种人文情怀,让人文情怀“住进”美丽乡村,进而营造一个美丽丰富的精神家园。
 

本文标题: 美丽乡村与人文情怀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48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