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师园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是苏州园林中极具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的代表作品。网师园始建于宋淳熙初年(公元1174年)始称“渔隐”,几经沧桑变更,至清乾隆年间(公元1765年前后),退休的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之并重建,定园名为“网师园”,并形成现状布局。
网师园是古代苏州世家宅园相连布局的典型,东宅西园,有序结合。即以池水为中心,由东部住宅区、南部宴乐区、中部环池区、西部内园殿春簃和北部书房区等五部分组成。全园布局外形整齐均衡,内部又因景划区,境界各异。园中部山水景物区,突出以水为中心的主题。水面聚而不分,池西北石板曲桥,低矮贴水,东南引静桥微微拱露。环池一周叠筑黄石假山高下参差,曲折多变,使池面有水广波延和源头不尽之意。园内建筑以造型秀丽、精致小巧见长,尤其是池周的亭阁,有小、低、透的特点,内部家具装饰也精美多致。
网师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南叠黄石假山“云岗”,小山丛桂轩、濯缨水阁、月到风来亭、看松读画轩、竹外一枝轩等参差错落于山池四周。西有书斋别院“殿春簃”。园东为宅院四进,厅堂装修及门楼雕刻俱精。此园布局紧凑,结构精巧,以水为主题,以建筑秀丽精致见长,小中见大,堪称小型古典园林之代表作。
网师园是典型的宅园合一的私家园林。住宅部分共四进,自轿厅、大客厅、撷秀楼、五峰书屋,沿中轴线依次展开,主厅“万卷堂”屋宇高敞,装饰雅致。
万卷堂
网师园朝西迈进,便见一处独立的庭院,此处为南宋园主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面宽五间,书屋旧时为园主藏书读书处,楼上为“读画楼”。
“万卷堂”前的砖雕门楼雕刻精致,饱经沧桑300余年后仍然古雅清新,完好无损,精美绝伦,享有“江南第一门楼”的盛誉。
五峰书屋
和万卷堂书屋相对的天井,东西方向较宽,前为“撷秀楼”北墙,造园者以高墙为粉本,叠放了一座造型奇特的湖石假山,险峻秀丽。
主人借用“五峰”给这处书屋题名为“五峰书屋”,这里也是一处相对独立的庭院。
殿春簃
园内西北角有一座典型明代风格的殿春簃小院,整座小院,沿袭了网师园一以贯之的简约、洁净之风,其设计思路颇多可圈可点之处,比较突出的是一大一小两个对比。
整座小院被主体建筑分隔为南北两个空间,北部为小小一方天井,而南部则为宽敞的主庭院。南北两个空间在大小、明暗、开合、虚实上形成极为强烈的对比。不仅如此,它于1980年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走向世界的首例蓝本,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落户,取名“明轩”。
竹外一枝轩
园中春景景点,取宋代苏轼“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诗意而名。原为封闭式斜轩,后改为敞轩,小巧空灵,简朴素雅,从水池南望过去,宛似船舫。
墙上又置月亮圆洞门、空窗,益使景色如画。“竹外一枝轩”后的天井内植翠竹,透过洞门及空窗,可见百竿摇绿,其后面为“集虚斋”。全园布局紧凑,建筑精巧,空间尺度比例协调,园内有园,景外有景,建筑虽多而不见拥塞,山池虽小而不觉局促,每一处陈设和假山、水流都很有趣。
网师园面积仅八亩多,但它以精致的造园布局,深蕴的文化内涵,典雅的园林气息,当之无愧地成为江南中小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也成为了苏州四大名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