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稼如云看圆明园的农耕文化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10-31 15:50:53  来源:圆明园遗址公园
核心提示:我国是农耕大国,据传上古时代神农氏就开创了农作物种植的先河。根据考古在武安的磁山发现7600年前的谷子;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镇发现了7000年前的稻子;这一发现甚至比神农氏创建农耕的传说还要早。

  我国是农耕大国,据传上古时代神农氏就开创了农作物种植的先河。根据考古在武安的磁山发现7600年前的谷子;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镇发现了7000年前的稻子;这一发现甚至比神农氏创建农耕的传说还要早。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当政者,把农业当做国家稳固的基础,无不把粮食生产作为重中之重。所谓“江山社稷”,中的“稷”就是粮食,若是没有粮食就会造成“易子相食”的惨剧,国家倾覆只在顷刻之间。


  春秋年间,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把蒸熟的稻谷种子免费送给吴国,结果吴国当年颗粒无收,造成饿殍遍地的恶果,勾践仅派了三千死士就灭了春秋五霸之一的吴国,一雪前耻。


  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因“兵多,食少”而兵败垓下;明末因庄稼连年欠收,致使粮食短缺饿殍遍野,引发关中农民起义,颠覆了国家政权。


先农坛【观耕台】基座


  明清两朝,在北京筑先农坛,作为皇帝亲耕、祭祀先农的场所。“观耕台”西侧的“一亩三分地”,就是皇帝亲耕的地方。


  每当初春农耕季节,皇帝都要率领文武百官、王公贝勒在此地举行“亲耕”的仪式,彰显朝廷对农业的重视,祈求上苍能带来风调雨顺嘉禾丰收的好年景。


  清朝立国之初就十分注重粮食生产,康熙朝数次治理水患,疏浚河道兴修水利;雍正登基之后,更加重视农业,对积弊已久的制度又进行了多项改革,其中一项就是针对农业的改革,这就是“摊丁入亩”,免除了王公贵族、士大夫的特权,极大的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在清代馆藏名画中,雍正帝多次身着汉服,一副农人的打扮,出现在画中。他在画中或临溪浴足;或肩扛锄头,由此可以看出雍正帝对乡野山村的向往。


  雍正重农轻商,他认为商人投机取巧,获巧利。他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群趋为工,则物之制造者必多,物多则售卖不易,必至壅滞而价贱,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


  这一理念也体现在圆明园的建筑布局之中。圆明园共计四十景,其中有关于农耕的景群就占了四处之多,按比例算可达十分之一。紫碧山房东侧的顺木天、多稼如云、北远山村、水木明瑟、澹泊宁静的田字房等,依次横列于圆明园之北。


  位于圆明园西北的“紫碧山房”之东侧,有“丰乐轩”、“学圃”和“顺木天”大亭。这几处建筑群都和农耕有关。


圆明园【紫碧山房】


  其中“丰乐轩”是清帝观稻之所。嘉庆帝曾经作《丰乐轩观稻》,其中写道:“御园隙地辟稻畦,宪皇题楣示后昆”。


  “学圃”位于紫碧山房寒山东侧山脚下,这里是栽种各种果蔬之所,乾隆帝曾作《学圃》诗曰:“北村有隙地,种树还艺疏”。


  紫碧山房东侧开阔地中耸立一座八方大亭,这亭子便是“顺木天”了。这里视野开阔,四通八达,每到夏秋之际,清帝在此小憩,登亭观景。四野里果蔬飘香,稻浪涌动呈现一派乡野气息。


圆明园【紫碧山房】遗址


  圆明园中最能体现农耕文化的景群是“多稼如云”。多稼如云位于圆明园之北,宫墙内侧。殿宇前后溪河环绕,荷塘、稻田密布。初夏之时,农人忙碌于田间地头,呈现出一片田园风光,清帝在此驻跸,进膳,顺便欣赏荷花,观察农事。


  水木明瑟也位于圆明园的北部,这里的殿宇建于岗阜之上,前后左右溪河环绕,稻田拥簇。或有岸边遍植桑麻,是圆明园内织耕的场所。雍正帝曾经咏诗云:“禾稼迎窗绿,桑麻窣地新。檐星窥织火,渠水界田畛。”


圆明园【多稼如云】


  从建筑形制来看,最能体现农耕文化的建筑当属“澹泊宁静”中的“田字房”。建造者巧妙利用建筑技巧,把大殿修成“田”字形状。东西南北四面,中间又有十字相连,用房屋形成连贯的方形殿宇,外围又有回廊相通。田字大殿周围也布满了稻田,这殿宇和周围的景观,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


  北远山村,亦横列于圆明园之北。北远山村北依岗阜,南临河池,亭台、屋宇密布,其间各点缀色树木,又有围墙相合,水关门布局巧妙,进得门来俨然是另一个“世外桃源”。此地不但自成一统,而且又和圆明园浑然一体。


  建造者把这里修建成山村的模样,供清帝“课农”“问桑蚕”之事。


圆明园【北远山村】


  除此之外,还有位于圆明园大宫门西侧的“一亩园”。一亩园南建有娘娘庙,其后便是阡陌纵横的田畦、菜垄,一派田园风光,这里也是清帝的“亲耕之所”。清帝把农耕之地,建于朝堂一侧,足见其对农耕的重视程度。


  自古“民以食为天,粮以真为贵”。无论社会如何进步,科学如何发展,人们都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粮食,即使铁打的汉子,若7天水米不进,也得驾鹤西游。


  当今,食品安全不容乐观。农药、激素、生长剂、转基因充斥食品市场,严重的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寿命。


  人体就好似一部汽车,常用优质汽油的车,不出故障,或者少出故障,能延长寿命;反之,常补充劣质汽油的车子,不但经常出故障,而且早早的就报废了。


  圆明园,不仅仅是一处帝王参朝理政,休闲娱乐的场所,而且还是一处集农耕等文化于一身的皇家园林。尤其是清帝对农业的重视态度,值得我们借鉴和继承。

 

本文标题: 从多稼如云看圆明园的农耕文化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4876.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