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的六大类型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11-30 11:32:08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出,合理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具体发展模式可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出,合理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具体发展模式可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一.产业带动型


  适用村镇


  以分布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兴旺地区、具有产业优势的乡村为主,此类乡村具有较好的特色产业基础,且产业化程度较高。


  规划要点


  根据每一个乡村的具体特征,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完善相关产业链,强化产业优势,加速产业带动效应。同时,若区域确有打造旅游吸引力的基础,也可以选择导入旅游业,发展休闲农业产业。


  可做项目


  三产融合产业园、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及其它产业化经营项目,即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畜牧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江记农庄是江小白打通产业链上游重要的一环,其农庄属性的增值服务也为其带来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农庄主体农业虽为高粱种植,但因地制宜,利用了油菜花与高粱轮番播种的属性,采用现代化科技种植,加强技术指导,为农户提供全套农田机械化服务,推动规模化种植,增加了单位面积的收益。除了自有的5000亩示范基地外,江小白还在周边地区展开10万亩高粱订单种植,促进当地农户增收致富,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订单种植合作模式,托底价收购高粱,解决农民后顾之忧,也解决了土地闲置的问题。江记农庄依托自身独特的资源,发展农旅文化产业,通过高粱文化与艺术展示体验、情景餐饮、特色民宿、科普研学、高粱节、田园运动、春酿节、窖藏封坛仪式等主题活动打造,建立生态、立体、健康的农业产业经营模式,与江小白酒业的工业旅游相结合,形成一条完整的旅游产业闭环,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


  二.生态农业型


  适用村镇


  主要针对自然条件良好的、有传统田园乡村风貌和地方特色的、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等自然及人文资源优势显著村镇。


  规划要点


  把生态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构建旅游引导的农业生态示范区,同时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放大经济效能。


  可做项目


  生态农庄、生态农业产业园项目、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生态农业观光项目等。



  台湾桃米村是中潭公路往日月潭的必经之地,面积18平方公里。这里依山傍水,有六大溪流流经此地。由于维护良好,桃米村水流清澈,植被葱郁,农田、村落、森林及多样性的湿地相交错,孕育了丰富的生态资源:蛙类23种、蜻蜓56种、蝴蝶151种、鸟类72种。桃米溪是桃米村里重要的水资源,但曾经这里却堆满了垃圾,污染严重。为恢复生态环境,桃米人以“清溪活动”作为重建家园的起点,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封溪治理,并为此举办了声势浩大的封溪誓师大会,为发展桃米生态村的旅游业奠定了生态基础。桃米村蕴藏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台湾有29种原生青蛙,仅桃米村就占了23种,这是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形成了原乡创意的“青蛙共和国”。由于生态产业已成为桃米村的主要产业,2010年日月潭国家风景区管理处将桃米村纳入到日月潭国家风景区范围内,并将桃米村定位为“周边游憩空间系统桃米系统”的生态旅游服务中心。


  三.高效农业型


  适用村镇


  适合分布在以发展农业作物生产为主、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农业主产区的村镇。


  规划要点


  打造“零废弃”型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园,提高农业规模化运营程度,增加土地产出率。


  可做项目


  农业质量品牌提升工程、智慧农业示范区、农业开放合作示范工程等。



  丰年农场成立于1966年,位于台湾中部的南投县埔里镇,占地3公顷,为台湾菇产业的上游农场。农场本身有创新研发的能力,经常有新品种菇类适时推出市场,以提升农场的竞争优势并创造利润。园区有排列整齐的菇舍,不同季节种植不同的菇类,如鹿角灵芝、猴头菇、杏鲍菇、补血珍菇等。农场业务项目有菇菌业上中下游及观光休闲等,上游为菌种开发,中游是菌种生产及菇类栽培,是学术界研究及学生户外教学的最佳场所,让民众认识野生菇生态及学习辨别毒菇的常识。农场主要收入是现场销售,其次是住宅配套。丰年农场于2002年配合政府发展休闲农业政策,将原有厂房规划整理成观光线,并增建游客服务中心、生态教室、室外生态区及外围设施。


  四.休闲农牧型


  适用村镇


  分布在沿海和淡水水网渔区、牧区及半牧区及农林牧资源兴旺地区,以农林牧渔为主要传统产业的村镇。


  规划要点


  根据养殖要求,因地制宜地规划科学饲养的现代化牧区、渔区等养殖基地,有条件地区,可以以核心特色产业及区域风貌为基础,发展旅游度假产业,规划适宜接待的主题度假区。


  可做项目


  休闲农业综合体,现代牧场/养殖基地,农牧循环示范项目,综合性海洋/农牧文化休闲度假区等。



  猪舍里位于桐乡市洲泉镇湘溪村周家浜东侧,依托华腾牧业绿色猪文化为创建内涵,以科技农业体验游为创建特色,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投入,现已初具规模。华腾猪舍里庄园以生猪养殖加工为核心,衍生出配套产业链,励志打一张主题农业大牌。庄园是以生猪养殖为基础,集生产、加工、观光、休闲、旅游、文化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庄园。核心代表建筑用来展示猪肉的加工过程和猪肉产品展示,并以此作为整个牧场发展观光业的起点。牧场占地面积320亩,分水稻区、蔬菜区、认领区、养殖区、展示区等,形成了生态农业模式,是桐乡市第一批省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主体。采摘、农事认领体验区占地约30亩,种植各类有机水果蔬菜,建设小型猪只认养区,游客可以分区域认领、饲养小猪。


  五.城郊游憩型


  适用村镇


  在一、二线城市周边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公共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村镇。


  规划要点


  加大城乡融合发展力度,规划以优质乡村优质产品和乡村旅游度假为核心依托的新型城镇化,打造城郊新田园乡村社区示范项目。


  可做项目


  观光农庄、新农业科技开发示范园项目、田园风情度假区等。



  尚书圩村,位于浙江安吉县皈山乡境内,距县城18公里,是隐匿在浙皖西北交界处的一个美丽的小村落。安吉尚书圩村是创意休闲引领美丽乡村建设,从“建设乡村”到“经营乡村”的思路转变的典型案例。圩村首创林地股份制流转机制,并通过吸引投资和自筹资金两种方式,建设休闲体验项目,策划举办一系列乡村趣味节庆活动,形成了乡村的持续吸引力;目前,尚书圩村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每年的游客量在10万人次左右。


  六.文旅资源型


  适用村镇


  在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捷,距离城市较近的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相关村镇,及具有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以及传统文化等特色人文资源的村镇。


  规划要点


  基于区域资源条件及文化特色,以村落、郊野、田园等环境为依托,规划提升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设施,并结合良好民风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特色,打造乡村旅游度假区。


  可做项目


  田园综合体、乡村度假村、休闲农庄、古村古镇、传统村落保护等项目。



  南屏村是体验徽州古村民宿生活的典型村落,位于黟县县城西南5公里处,因背倚南屏山而得名。其古建制属黟县五都,故又名五都叶村。始建于元、明年间,较好地保存着8幢古祠堂,36眼水井,72条古巷,300多幢明清古民居院落。通过民居院落出租,吸引外来经营者入住,建设了众多各具特色的古村民宿,相比于西递宏村景区化的发展模式,更偏重摄影艺术、文化度假方向发展。


  在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有些地方也存在不少问题,偏离了乡村整治的重点。主要表现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建大亭子、大牌坊、大公园、大广场等“形象工程”;照搬城市模式,脱离乡村实际;破坏乡村风貌和自然生态。与其他文旅项目开发一样,乡村旅游也需要根据所在地的资源属性,确定整体开发定位,做好顶层构架,打造适合的旅游业态体系,这样才能真正通过旅游业振兴乡村。


 
标签: 乡村振兴

本文标题: 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的六大类型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4929.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