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昙寺,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县城南21公里处的马圈沟口,初建于明洪武年间,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是典型的明代早期的官式建筑群,因所藏珍贵文物以及巨幅彩色壁画而闻名。
瞿昙寺是中国西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规模宏大的明朝寺院建筑。整座寺院仿照北京故宫的建筑格局,在青海佛教寺院中独树一帜。
瞿昙寺的前世今生
明洪二十五年(1392年),三罗喇嘛三丹罗追在其驻地官隆洞兴建了一座小佛堂,佛堂内供奉持金刚,并派人赴南京请求明朝朝廷护持。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太祖朱元璋赐名“瞿昙寺”,并任命三丹罗追为西宁僧纲司都纲。明朝初年的四位皇帝(明太祖、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先后下了7道敕谕,派太监率工匠历时36年修建完成瞿昙寺。其中,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下令扩建瞿昙寺,并且用行政命令扩大了该寺上层僧人的宗教首领地位及经济特权。明仁宗、明宣宗进一步扩大了该寺的政治经济特权。
明朝宣德二年(1427年),仿北京紫禁城太和殿的瞿昙寺隆国殿完工,瞿昙寺的规制更加宏伟。明朝初年,朝廷封瞿昙寺创寺僧人三罗喇嘛(即三丹罗追)为大国师,授西宁卫僧纲司都纲,并封土地、划林地,派兵保护寺院,连年布施及赏赐宝物,使瞿昙寺成为安多政教合一的大寺,是明朝同青海藏区进行联系,推行“抚边”政策的枢纽。
瞿昙寺的僧众到明朝末年达到500多人,清朝末年为300多人,1949年前夕为60多人。1958年前夕,该寺仅余18户34人(其中活佛2人(智合仓活佛仓成善、卓仓居巴仓活佛梅居巴),完德12人)。瞿昙寺内设有时轮学院。
1958年后,瞿昙寺成为青海省获得保留的11座藏传佛教寺院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间,瞿昙寺被关闭,直到1980年重新开放。1982年2月,瞿昙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瞿昙寺的建筑格局
寺院依山而建,地势前低后高,占地1.4公顷。总体布局分为外院、前院和后院。外院平面方整,周围绕以寺墙,山门建于中轴线前端,门前竖旗杆一对,院内东西各建碑亭一座,遥相峙立,与藏传佛教寺院以大经堂为主建造佛殿楼宇的方法截然不同,是典型的汉式宫殿建筑。
前院为金刚殿、瞿昙寺殿和宝光殿,左右绕以回廊52间,复于各殿左右配置小佛堂和宝塔,古雅朴素,舒展飘逸,建筑布置比较密集。宝光殿以北为后院,地势隆起,高出前院地平面4米有余;东西一道垒花栏砖墙,另成一区;正中为隆国殿,巍峨壮丽,冠于全寺,左右建钟楼、鼓楼,遥相辉映,周围则用回廊围绕成一组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全寺建筑中最高大、最壮丽的一座建筑,气势宏阔,透露出故宫般的皇家气派。
踏进山门,迎面看到的是明清两代的建筑和绘画。檐砖砌栏墙边,浮雕草纹,青色条砖垒砌成的山花,荷叶净瓶浮雕的莲瓣和海棠池子等石雕,线条简洁,朴素无华。而隆国殿里的象背云鼓是瞿昙寺石雕的大气象。众所周知,石雕艺术讲究造型逼真,而瞿昙寺的许多浮雕和隆国殿里的象背云鼓,却属于更高层次的审美,其形态给人留下了更为充分的想象空间。那嶙峋的棱角、奇巧的造型、饱满的神态,已经成为一种人格化了的象征,一种虔诚的向往。
木雕艺术是瞿昙寺雕刻艺术中的精华。仰视隆国殿,四抹隔扇上雕刻的六雪花纹,玲珑奇巧,十分精致;裙板部分更是婉转丰满,朴素大方。东西两梢间装有二抹栏杆窗,隔心菱花式样,与隔扇完全相同,与北京明长陵祾恩殿的外檐装饰,在形制和比例上如出一辙,雕刻工艺却比长陵大殿装饰更加精致,可以与北京智化寺如来殿的隔扇相媲美,是明代木刻艺术中的杰作。
如果说雕刻艺术是瞿昙寺建筑美的符号,那么绘画艺术则是瞿昙寺建筑活的灵魂。南起金刚殿,北至隆国殿,中轴线两侧的78间回廊的墙壁上布满了壁画,现存壁画总面积400多平方米,题材内容多为佛传故事,如《叨利天众迎佛升天宫图》《龙王迎佛入龙宫图》等,不胜枚举。这些佛传故事,不仅寄托着人与神的和谐,而且寄托着人与世间万物的和谐,体现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瞿昙寺壁画中还有不少世俗装饰画,其中有些楼阁建筑、山石云树、几案陈设、人物、车马、仪仗等描绘得更是细腻精致,称得上是壁画艺术中的精品。楼阁宽阔,山石奇特,云树神秘,人物逼真,手段高超。
瞿昙寺对于现代人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个可供休养的幽静之所,还在于它是一个连通着古代艺术与现代艺术的殿堂。在粉墙黛瓦之下,在雕花彩绘之中,无处不闪耀着明清建筑、雕刻、绘画艺术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