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乡村旅游的发展(下)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06-12 14:23:50
核心提示:  从乡愁、乡创、乡建和民宿一连串的流行语,到实际走上发展道路是艰辛的,是在摸索中前行的,就因为这样有对错、也有好有坏是
  从乡愁、乡创、乡建和民宿一连串的流行语,到实际走上发展道路是艰辛的,是在摸索中前行的,就因为这样有对错、也有好有坏是非常自然的现象,但这种现象不能成为理由,更不能成为阻碍正常发展的绊脚石。相信我们的乡村发展一定会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四、古村镇价值的维护

  如果乡村依然存在着不朽的古村镇,那么这个古村镇就是一个宝,就是乡村发展最大的财富,它的文化就是历史的见证,它才是乡村发展的灵魂所在。因此,乡村古村镇的保护自然有其深厚的意义和目的。它最大的意义和目的就在于留给后人学习的机会,让后世子孙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到前人所遗留下来的财产,它是前人的智慧总结晶。

  这些伟大的财富难以估算价值,因此,如何让后世能够透过一种手段来学习,是古村镇文化传承的一大课题。事实上透过乡村旅游发展是最有效的,学习、体验与传承模式。旅游者通过旅游走进古村镇,完全能够近距离的,亲自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到,前人所遗留下来的文化精髓和精神。

  古村镇保护的意义和目的

  文化是有生命力的,因此它能够流传千年而不变,文化有一种神奇的动力能够让旅游者在观光、学习和体验中,感悟到它的美丽与魅力,进而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文化的传播者或使者。

  再则,好奇心与期待是一种人类特有的本能,它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往往就会开始走向大自然,去真正感受自然的神奇力量。但当他外出旅游时,不管它是否有什么目的,首先对旅游者而言接触到不同文化是必然的结果,同时很可能因此产生记忆,最后好友可能成为文化的传播者,这就是文化的神秘力量。因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借乡村文化或者是古村镇文化的力量,让旅游者成为文化传播者。

  让旅游者成为文化的传播者

  事实上,常态性旅游往往都有可能让旅游者在一次旅游的过程中成为文化的传播者。因为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通常都是通过好奇、质疑、理解、学习、体验等步骤去接触异文化的,在这过程中人与人的交流则是促使旅游者最后可能成为文化传播者的最有效的办法。

  旅游者如何成为文化的传播者

  从结论上来说,乡村休闲旅游必须守住“纯”性,发挥“特”性,展现“个”性,体现“温”性。而这些都是从文化衍生出来的思想与理念,因此必须坚守维护。再则,从旅游休闲的角度来看,乡村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乡村旅游产品具有相同特点,那就是它可以让旅游者大范围的感受乡村的美丽风光,小范围的体验乡村文化所衍生的各种民俗、民情与民风。所以,乡村应该是一种能够让人细品后回味多多的地方,是一个能够让人休闲、让人慢下来的地方。如果乡村是个值得细细品味乡愁的地方,那么乡村的魅力更应该是一个会让人常常忆起而想常去的地方,甚至于是让人想长住的地方。

timg (4)

  五、乡村旅游发展与民宿跟进的问题

  乡村旅游的最大特点是既可休闲也可以学习、体验,那么为了满足这样的市场,当然住宿设施的普及与完善是必然的要求。近年,在全国各地热烈开展的民宿建设,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因为民宿是旅游者走进乡村忆起乡愁,感悟乡村美好的必要设施,也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到底当前国内所谓的民宿是否就是传统的民宿呢?严格说起来基本完全脱离了传统民宿的本质。主要原因是国内的民宿没有主人,这是很难说它就是民宿的主要理由,因为民宿与一般住宿设施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旅游者可以借住宿之便和主人交流,可以和主人一起生活,可以学习和感悟感受主人的温馨,也就是说民宿所强调的是有主人的存在,有交流的机会。这些完全有别于一般的旅馆和饭店。
 

  六、认识传统民宿与创新民宿

  所谓的传统民宿,是想借日本的见解来展开,主要理由是“民宿”一词是由日本开始的,在民宿的发展史上日本也是属于较早发展民宿的国家,在亚洲也是发展相对比较好的国家。

  日本始终认为民宿经营是一种以副业形式为主要模式的国家,根据民宿的经营特点和现实,制定了相当明确的法律法规,这些规定均和一般的宾馆和饭店有极大的不同,从这点来看就已经凸显出民宿的特点。

  首先要了解传统民宿的定义是:农山渔村或观光地等,一般的民家得到运营许可,以自宅提供给旅游者住宿之意。民宿(潮宿)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

  说明了民宿基本不以规模来论,主要是小家庭式的经营,强调家庭的温馨和主人的魅力。经过多年后台湾也开始引进了民宿的理念,并走出一条依然有主人,但同时又强调精致设施的概念,随后国内再引进台湾的理念,但这个时候出现了基本没有主人且设施设备朝向奢华的方向发展。

  民宿的发展

  今后的民宿将会是怎样的发展模式?下一步的民宿将会朝向主题鲜明、内涵明确的主题民宿方向发展。设施设备亦将逐渐简洁回归淳朴的发展路线。乡村是民宿发展的主要背景,既然如此勿忘本源淳朴洁净是必然的要求。

  目前的民宿产品绝大部分都存在流行化、时尚化、世俗化、城市化、特色尽失、主题不明等问题。今后应该朝向个性化、特色化、本土化、精致化、文创化发展。产品应具有诱导市场化的特征,强调产品多样化的同时加强产品的个性化、品牌化和精致化。

  日本的传统民宿本来就是以家庭副业的方式展开的,又以主人温馨体贴的服务为主要卖点,是一种主客体可以直接交流的住宿设施,民宿和一般旅馆的差异化主要在于主人的个性化经营。相对近年国内以企业为主体走进乡村,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所谓的民宿开发也形成一股风潮。

  民宿与旅馆经营的差异

  事实上由于他们所谓的民宿很多没有主人的存在,而是以一般旅馆的经营模式来进行,理论上很难称得上是民宿,更多的应该称之为精品乡居或乡宿为宜。由于投入的资金较高,因此在考虑资金回流时,很自然的在住宿费的设定上必然采取高定价否则难以收回成本,也正因此和日本传统民宿所标榜的理念截然不同。

  七、乡村民宿在策划规划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策划是整个乡村民宿发展最为关键的前期工作,只要策划合理,那么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就大增。由于民宿非常讲究主人与客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与乡村大自然环境的接触,因此,在规划时必须非常慎重细心地顾及到室内外的空间布局等关系,否则将无法表现民宿内涵。

  目前的民宿在室内设计上存在着几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缺乏对主人的地位和意见的尊重,绝大部分的设计几乎是一面倒的,仅仅考虑到客人住宿空间的问题,完全忽略了主人的存在。

timg (5)

  事实上传统民宿主人在整个民宿的重要性上是无法轻视的,毕竟他是客人在居住期间一切学习与体验的指导者,因此他的生活空间是整个民宿机能的主要核心,我们岂能忽略这个问题,相反的更应该重视主人与客人之间互动场所应该如何处理的问题,那样才能算是一个成功设计的理念。

  如前述所言文化是整个乡村的魂也是根,作为设计师在展开设计之前,必须做好学习的工作,认真研读当地文化的内涵才能展开设计工作,否则该设计到最后必然会成为一个缺乏文化要素的作品。目前众多的民宿设计仅仅是设计师展现现代艺术的作品,而非利用乡村文化作为主要素材来展开的作品,这样的设计严格来说已经是失去乡村民宿的特色,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当前误把乡村古村镇当作景区来规划的问题相当严重,同样的在前文中已经阐述,乡村的大环境应该尽力维持一个静、净、境的状态。一个古村镇如果被当作景区来规划时,对这个村落的发展只有破坏没有帮助,特别是小的村落更是不能被当作景区来规划。

  八、结语

  乡愁、乡创、乡建和民宿一连串与乡村有关的词句,在经济快速发展之下,正在各地流行起来,说明乡村的魅力是难以阻挡的,相信这股潮流将会持续一段很长的时间,也正因此今后乡村发展必将再次受到政府与各界的重视。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乡村发展始终是中国政府非常重视的政策,从三农问题及扶贫政策的推出等,政府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投入的心血是巨大的。因此,今后政府如何制定下一步的乡村发展规划或导向,以及我们如何配合政府的政策至关重要。

  在此之前,不管已经在建设中的项目,或正在规划中的项目,都应该首先正确地认识乡村旅游及民宿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属于中国的乡村发展特色,是我们大家必须共同努力的方向与任务,唯有在这样的基础上走出的路,才会走向一个永续发展的道路。(文章来自网络)
 

本文标题: 谈乡村旅游的发展(下)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49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