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怎么搞?看龙脊山新型套路留人心!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03-03 11:45:47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龙脊梯田,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平安村龙脊山。距县城大概2小时车城。而且大多都是盘山道。如何将桂林山水旅游的人群引流到龙脊去,是需要一系列套路的。

  龙脊梯田,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平安村龙脊山。距县城大概2小时车城。而且大多都是盘山道。如何将桂林山水旅游的人群引流到龙脊去,是需要一系列套路的。


  1、包装乡村农业:观光梯田


  首先绕着梯田开发了5小时的绕山走廊。而且有多个村寨,可以有效分流人群。代表性的是金坑大寨瑶族梯田观景区,平安壮族梯田观景区。设置了很多观景台。


  2、包装乡村农业:编故事


  在龙脊有很多故事流传。最有名的是形容梯田的。据说当地曾有一个苛刻的地主交代农夫说,一定要耕完206块田才能收工,可农夫工作了一整天,数来数去只有205块,无奈之下,他只好拾起放在地上的蓑衣准备回家,竟惊喜地发现,最后一块田就盖在蓑衣下面!可见梯田大大小小区别不一。


龙脊梯田


  还有平安梯田内有“九龙五虎”和“七星伴月”两个独特的景观。平安梯田横跨平安和龙脊两个行政村,宛如一条行进中的巨龙,腾越在一个四五里长的坡面上,腾越出一种叱咤风云的野性力量。“九龙”指龙脊主脉在这里分出来的九条小山梁,“五虎”指这里五个略微凸起的小山头。“九龙”、“五虎”全部为梯田所盘绕。“七星”指当初开天时特意留下来的七个小山包,七个小山包分别叠立在七块田的中央,远远望去像七颗闪烁的星星,守护着龙脊那块弯弯的月亮田。因为“九龙五虎”和“七星伴月”存在,使得平安梯田像扫帚田园一样景中有景,平田许多情趣和意味。也能够让游客驻足停留,增加旅游消费。


  3、包装乡村农业:吃没吃过的特色食物


  竹筒饭是这里的特色菜。其实就是把白薯,腊肉等食材藏在大米里用竹筒烤熟,也能卖上30元左右的单价。还有山里的特色竹笋。游客在爬山的过程中,看到了大大小小的竹笋,就很容易的在休息的时候想要品尝一番。还有当地的粗壮的韭菜,炒蜂巢,炒野猪,三鲜蘑菇等等菜肴,都会让游客进行消费并留下特殊印象。


龙脊梯田


  4、包装乡村农业:木质特色建筑群


  龙脊梯田里有壮族木结构无水泥的百年建筑工艺的房屋。流传了六世。后来的大部分建筑都仿经典建筑形成特色,与别处不同,也容易形成集聚效应,让游客印象深刻,并愿意在特殊建筑里居住一晚。


  5、包装乡村农业:特色旅游产品开发


  鸡血石,刺绣等旅游商品是龙脊的特色。路边的小摊位多多少少都摆放着这两样东西。还有茶叶在清朝是贡品,辣椒有浓烈独特的香味,龙脊水酒有龙胜茅台的美誉等等。这些代表性的旅游产品的开发,进一步给乡村旅游增加了完善性。


龙脊梯田


  6、包装乡村旅游:提升方向


  不可否认,许多乡村旅游的开发存在同质化倾向。最为重要的是对于消费者的消费来讲。比如龙脊很多消费者需要便捷的吃百香果的方式,需要一些小巧精美有设计感的鸡血石吊坠,需要进一步与壮族文化进行沟通,还有需要独特性的刺绣设计,或现代感的图样等等。这些都具有很大的市场,但是需要具有能力的的人规划才能切实将人流量转变为消费力。


 

本文标题: 乡村旅游怎么搞?看龙脊山新型套路留人心!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5149.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