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文化遗产集中反映出某一地域的民俗文化、生产生活习惯,青砖绿瓦、粉黛白墙的钟灵毓秀之美,是传统古村落最为突出的文化表现形式,体现出乡土中国得天独厚的人文底蕴。依托数字化摄影技术、虚拟化数字处理软件、大数据信息管理技术,对古村落历史文档、古建筑文化遗产进行扫描与处理,存储至相应的数字化信息平台,可以达到古村落文化遗产永久保护与传承的目的。
我国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难题
中国乡村社会的文化属性包含多个维度,传统人文景观、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都属于传统村落独具特色的文化内容,也是千年以来中国农业文明不断发展变迁的重要见证。根据《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已经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的乡村集体共有4153个,这些传统村落保留着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非物质文化景观资源,是区域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繁衍生息的根基。
但与此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2010十年时间内,我国自然村由360万个减少至270万个,且多数为文物普查部门认定的古村落或文物建筑,且自然村落仍以平均每天250个的速度继续消失。而且不容忽视的是,不少古村落由于常年失修或无人居住,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采光通风、结构损伤等问题,这对古村落文化遗产的现代化保护提出新的要求。
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各地区加大了对古村落的文化传承与保护,但仍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采取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模式,依托古村落开展大型旅游景区、文娱旅游线路等的建设,这一开发模式对古村落的人文环境破坏较大,古建筑内部结构的大拆大建、商业化改造,使其丧失了原本的文化底蕴,千城一面成为古村落保护面临的主要难题。二是以保护古村落原始性为理由,对那些已经发生严重锈蚀、坍塌的古建筑不管不顾,任其在长时间腐蚀中逐渐消失,以上两种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模式都不可取,难以保证具有历史价值、文化艺术价值的建筑得到有效保护。
数字化保护是实现古村落文化永续传承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地区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自然村中空心型古村落问题普遍存在,多数村民人文审美理念薄弱,在古村落文化传承中缺乏保护意识,基层村委会村落保护相关经费不足,对于古村落文化遗产景观的修复与建设,仍然处于对文物古迹研究的初级阶段。如河北井陉县大梁江村古村落,主要为明清时期古建筑,建筑用材仅仅包括水泥、砖瓦等廉价材料,长年风吹雨打侵蚀下,古村落原始的建筑样貌、自然景观已经破败不堪,但村委会却难以拿出足够资金对其进行修缮与重建。
由于古村落处于深山之中,交通不太便利,难以吸引到旅游开发商、游客参与古村落建筑的观光和修复,这就使得古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面临着一定难题,那些传统历史遗存很可能在自然或人为力量作用下而逐渐消失。因此,对古村落进行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是破除文化实体难以保存的唯一路径,也是推动古村落文化永续传承的主要途径之一。
依托数字化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如高清摄像或扫描技术,以及AdobePhotoshop、AutoCAD、3dsMAX、MicrosoftWord等软件,加强古村落实体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遗存分类记录与呈现,形成传统历史文化、现有文化资源之间的一一对应,以实现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文脉传承的目标。
首先,由地方政府指派专业管理人员负责,依托古村落的纸质档案、数字化档案,从多个维度对古村落历史风貌、人文特色进行数据采集,并将其建构成为完整的时间链序列,其中不同时间阶段存在多元化的文化景观要素,分别被存储于数据库的多个信息板块之中。在古村落实体博物馆,运用互联网技术将三维立体仿真建筑物、模拟动画视频,呈现给游客,供前来参观的游览者观赏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演变进程,以及丰富多样的数字文化遗产、民俗文化形式,同时还可以在微博、微信公众号中,与旅游项目开发商、游客进行互动交流,以此完成古村落传统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运用多种数字化技术,加快古村落文化遗产数据信息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古村落数字化保护与开发,需要对多维文化遗产数据信息,进行多元分层次的统计分析、存储与展示,为后续古村落文化遗存的重新修缮、保护研究及开发等提供数据服务支持。
其一,借助于数字摄像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古村落数字化服务平台。由村委会工作人员,使用数码相机、三维激光扫描仪等设备,对区域古村落内存在的传统文化遗产素材进行一一拍摄、扫描与归档,包括古村落平面纸质文档扫描,以及传统古建筑三维结构数据的立体化扫描,并将扫描后数据信息,上传至大数据云计算平台进行处理分析,然后分类存储至相应数据库中,构建起具有海量数据资源的古村落一体化服务平台,由此从多个维度形成古村落实体文化、虚拟文化资源转换与传承之间的互相对应。
其二,加快古村落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为广大游客提供网络化的文化交互体验。在对古村落文化遗产完成数据扫描、录入后,利用AutoCAD、AdobePhotoshop、3dsMAX等软件,展开古村落建筑平面建筑的三维贴图、立体仿真模拟,构建起与实物相仿的古村落三维模型结构,将其投射于数字化的网络信息控制面板界面,其中GIS虚拟仿真面板包含古村落位置、自然景观概况、人文景观介绍、文化保护与开发现状等信息。城市游客群体可以在数字化博物馆网站页面,使用手机端、平板电脑端登录至古村落网页平台,浏览古村落不同时期历史文化的演变进程,从而直观感受到古村落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三,围绕古村落独特的民俗文化元素,开发数字化创意产品。近年来流行的“口袋古村落”创意产品,包括数字手办、民风民俗猜谜、观光游览卡牌等数字化游戏互动产品,便于游客在古村落文化旅游中寓教于乐,发现乡村鲜为人知的传统民族文化与民俗文化,提高古村落文化旅游产业的品牌附加值和经济收益。比如:以敦煌莫高窟为主体的《恋恋敦煌》数字化创意产品,就是以数字微电影形式,全方位展现敦煌地区古村落特色历史文化、民风民俗风貌,游览者可以在手机APP客户端、微信小程序等平台,了解古村落文化背景、数字化旅游产业发展状况,以及数千名敦煌居民扎根大漠、修复与治理莫高窟的事迹。通过古村落微电影、创意动画等形式进行生动展示,使旅游开发商、城市游览者从真实的影像中,感受到古村落传统文化传承、文化资源保护的紧迫性,继而参与到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