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昙寺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县城南21公里处的马圈沟口,是中国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明朝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藏语称“卓仓拉康果丹代”,又称“卓仓多杰羌”,意为“卓仓持金刚佛寺”,该寺因所藏珍贵文物以及巨幅彩色壁画而闻名,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青海瞿昙寺·白塔
瞿昙寺寺院选建在雄浑而清幽的风水形胜之地,沿着南向偏东的轴线布局,背倚罗汉山,前临瞿昙河,面朝凤凰山,远可望雪山,同自然环境有机和谐地融成一体。瞿昙寺之所以被人誉为“小故宫”,是因为它有着明朝汉式的建筑风格,其中不少还是仿照明故宫的建筑形式。全寺共有前、中、后三进院落,寺院5座主要殿宇在中轴线上一一纵列,两侧游廊配殿对称环立,整座寺院端正、大气、素雅。
青海瞿昙寺·山门
建于明初的瞿昙寺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但却有着汉式建筑风格,实属罕见。其占地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整个寺院修建在一个方形土堡中,全寺由前、中、后三进院落组成,并在一条中轴线上。从山门起的的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金刚殿、瞿昙殿、宝光殿、隆国殿等大型宫殿式建筑,两侧则对称地建有御碑亭、小钟鼓楼、回廊、宝塔、配殿、经堂、大钟鼓楼等。从高处俯瞰,瞿昙寺纵横分明,宛如明时小故宫。
瞿昙殿位于中院前部,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清朝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重修并改建。
瞿昙寺建筑·宝光殿
隆国殿居于寺院最后,是全寺最大、最为辉煌的建筑,重檐庑殿顶,高16米,宽7间,深5架。大殿雄峙于3.2米的花岗岩台基上,前设束腰式月台,四面设明廊,两山和后檐砌砖墙,前檐的明间和两次装四抹隔扇,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水平。
青海瞿昙寺·长廊壁画
壁画廊(七十二间走水厅)内有巨幅彩色壁画,是西北最古老、最完整描述佛祖释迦牟尼一生的壁画。面积大约400平方米,主要为佛本生故事,如《叨利天众迎佛升天宫图》、《善明菩萨在无忧树下降生》、《净饭王新城七宝衣履太子体》、《龙王迎佛入龙宫图》、《六宫娱女雾太子归宫图》等。壁画形象生动,色彩鲜艳。
瞿昙寺·匾额
瞿昙寺现存明朝汉藏文对照御制碑以及明清匾额十块,明朝宣德二年所铸青铜大钟一口,香炉三鼎,明钹、象牙佛珠、檀香木佛珠,米拉日巴石雕像,明清皇帝所赐的金印、景泰蓝花瓶、象牙塔等许多珍贵文物。
瞿昙寺曾红极一时、盛极一方,曾领属周边13寺,有数千户农牧民世代为寺院纳粮服役。然而随着明朝的衰亡它便逐渐势微,尤其是因为受到罗卜藏丹津叛乱的牵连,清王朝停止了对瞿昙寺的赏赐,不仅取消佛差,而且连入寺的僧人也有所限制,使得曾经多达500人的僧众被减至300人,到1949年前为60人。直到近年瞿昙寺修复后,寺院才又有了僧侣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