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园之道:“得意而有其形”
随着财富阶层消费理念的日趋成熟,高端住宅市场产品定位的也在不断革新与升级。“豪宅”不再代表着超大的面积与浮华的装饰,而是回归于人们对生活本质的追寻与居住内涵的深度理解。每个人心中暗藏的传统文化之烙印和对中式审美的向往也体现在对家宅的选择上。
对于北京传统城市文脉与当代生活方式变化的关注与融合是设计师郑士寿先生在中粮瑞府项目中设计的出发点。关注人文主义,重拾中国传统文化自信对居住方式的深远影响为我们营造了全新的生活语境,中粮瑞府的“家”中流转着动人的文化体验与归属感。
北京中粮瑞府项目地处北京新兴的高端住宅区域之一——孙河。环拥温榆河生态走廊与城市湿地公园,周边高速发达的交通网络造就了此地块资源的稀缺与珍贵。街巷式布局串联起的合院空间,超低的建筑密度,不出于自然却又融于自然。如此96栋府式大宅恰如其分的诠释了理想的生活方式,中粮瑞府以其坚定的产品品质获得了素有“世界建筑界奥斯卡”之称的第52届金块奖“最佳在建项目大奖”。
▌京城中的“府园文化”,地域性的再现与提升
“府园文化”是一种宽泛的概念,在时代的文化背景与设计语境中又有了新的内涵。追忆往昔文人雅士踱步园中,今日的新贵与精英又对家宅有着何种期许?老北京城中的大街与小巷组成了清晰的街坊层次,胡同与四合院形成了城市的肌理,这些城市元素也成为了北京传统文化的载体。
“礼”是国人文化与人伦原理的集中体现,反应在宅院中呈现出院落组合的整体秩序与空间纵向层次之中。中粮瑞府项目设计采用合院式的建筑组团布局与围合形式,提取传统街巷的肌理与比例以唤起居者对传统“府园”感官的记忆。方正的基本单位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于多样化中保持统一的风貌。丰富的空间层次沿小区入口——胡同——主巷——次巷——组团入口展开,形成了完整的街坊体系。廊腰缦回,层层深入的庭院将起居、书房、卧室都基本生活功能空间有机联系在一起,现代生活方式被解构于丰富的空间组合之中。
这种空间营造方式是对所处时代与环境的谦逊反应,也契合了国人含蓄内敛的心性与生活方式。地域性的重现与强调形成了其自身独一无二的性格。同时,精细化的设计过程为定位高端的墅宅提供了更多的附加值。
▌“聚合”与“内向”,隐于市井的春秋
中国人自古以来对自己居住环境的由衷关切,“墙外修身平天下,墙内纵情山水间”。始终追求人和自然和谐统一,一方庭院之内充盈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情境。
院落空间的尺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境,不同于西方建筑中庭院的单一与空旷,传统中式庭院讲求外向的隐秘与内向的多义。院落虽然以围墙和建筑围合,却始终严格遵循舒适的高宽比例,满足最佳的日照与通风环境的同时拥有完美的视野与舒朗空间感受。设计以最中式的内在逻辑把控建筑的整体风格与空间功能。天、地、人形成了正向比例,在观念、情感、生活仪式中隐藏着儒家入世之境与内外——物我的恒久思考。
剖透视
剖透视
聚合内向的宅院空间反映出社会-家庭-个人-人与人的关系,亦是传统文化中“物-人-心”之间的哲学。屋有界而思无疆,深深庭院、阡陌街巷阐述的是与今日中国生活的高度契合。
▌造园于庭院,传统空间意境的转译与延伸
散落的体量,迂回的路径,曲径通幽这一过程是实现内心逐步沉静的必要手法。至入口小院,渐入佳境,玄关门的局促空间预示着下一个节奏的出现。
平面图
平面图
空间的收放与形态塑造形成不断的暗示与引导,避免了设计语汇的直白无力。从正厅看向庭院形成两种不同的感受,庭院内错落跌至、因借园林的景观设计与审美情趣活跃了院落的气氛,连续与递进的空间诗意呈现展示了时间中的绵延。
“单层围园双层筑府”,通过地上两层和局部一层建筑的相互结合,空间的比例与围墙的尺度经过反复推敲,一处圆窗的设计或一处绿植的安放赋予了空间灵性,在诸多细节之处实现了外部公共空间与内部私密空间的界定。这种界定不是生硬的隔离,而是通过视线与动线上的交织形成关联与渗透。
庭院被赋予多重功能,作为功能的外延展现生活的本质,其使用效率被大大提高。欲扬先抑的入口小庭院,沉静的下沉庭院与完整的中央庭院有机的组织了空间的秩序。为了追求更舒适的居住与光影体验,地下室的设计与下沉庭院通过路径的转折相结合。建筑与庭院的组合以这样方式锲入环境,提供了新的层次与解读方式。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中国古典园林深受山水画的影响。正如青年学者贾金莉“参观中粮瑞府,从进门开始,每走一步的一情和一景都能看到像是中国长卷画慢慢被打开。这是府园别墅特有的气质,唤醒中国文化记忆。”并不需要刻意使用青砖灰瓦,与生活产生真正的关系而非停留在符号本身,未见形而领其意。宅邸中当代生活体现出与传统相似的体验。
▌不止于此刻,设计与时空的对话
府园之道:“得意而有其形”。对于中粮瑞府项目,我们希望它能够代表中国豪宅居住的最高水平和与一种鲜明的方向。家庭构成与社会关系在西方居住模式引进之后与传统逐渐脱离,中国式的亲情与纽带需要适当的空间进行承载,国人心中的文化自信需要寄托与释放。
对中国传统居住内在智慧的沉淀与时空关系,我们也更有信心得其意而忘其形,在应势而变、应时而变之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与审美的精髓。
(文章来源:建筑师的非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