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项目的具体落地打造中有很多个从0到1。从计划拿地到通过规划立项拿到土地是从0到1,从规划实施到建设落地是从0到1,从建设落地要具体的运营是从0到1,从开始运营到可持续运营是从0到1。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运营,那前面所有的努力都会事倍功半;没有好的运营,可持续的运营,可能最后功亏一篑。
一个乡村项目从拿地到运营起来,就是一个更长更大的从0到1,所以文旅项目一定要有运营思维,而且一开始的顶层设计就要考虑站在运营者的角度去设定项目。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分享的运营思维的前置。
实际上按照四十年前我们对乡村的设定是这样的,走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和供销社的发展模式,这就是姜太公《六韬》中的大农大工大商“三宝”模式,如果按照这个方向发展,全国每一个人民公社都将是一个巨大的国有集团企业,每个村都是一个国企,我们的乡村产业应该是世界上和人类历史上最牛的。只是后来大包干分产到户破坏了集体经济,而且到目前绝大部分人还在大加褒扬大包干分产到户,实际上这就是理解误区。
很多都在网上调研乡村的专家们实际并不了解乡村,也理解不了乡村振兴。你可以随便去乡村里走走看看问问,今天老百姓对集体经济的呼吁多么强烈又多么茫然无助。然而,键盘侠们还在一味鼓噪市场和资本决定乡村未来的命运。别的不说,这场疫情是靠什么胜利的,答案当然是集体经济,如果我们的医疗农业教育都私有化了,怎么可能战胜疫情,一切以资本决定生命的思考都是完全是搞反了。
现在要做乡村振兴就是得把每个乡村都要做成一个集团公司,进行企业化运营和发展。我更看好那些传统古村落以及旅游资源丰富的一类,中国很大部分旅游资源实际上在乡村。当然,成立公司是第一步,关键还是看如何运营。一般情况下要看原住民是否能够直接参与,这是十分复杂的。
我们还必须要明确一个事情,城镇居民跟乡村居民之间是合作关系,而不是掠夺和竞争关心,如果以掠夺和竞争关系进行乡村振兴,那就又把这个事情也给理解反了也搞反了,目前大部分人都理解的不是那么到位。很多人总是说城乡之间要充分自由流动,包括宅基地的交易要充分市场化。实际上这就是没有理解公有制为主体这个前提。
宅基地是村集体的,是不允许城镇居民直接参与买卖的。房屋和地上覆盖物是村民的,也是唯一能直接进行市场交易的内容,城乡居民购买的是这个房屋和地上覆盖物投射的阴影部分的使用权。房屋和地上覆盖物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进行翻修或重建。宅基地上其它部分是商量着使用的,一般默认给村民使用,销户或者搬迁后就继续归于村集体,由村集体进行支配。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运营,持续好的运营,不要想一蹴而就的事情。没有一个好的运营,相当于一切还从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