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则老人乘坐公交车因拒绝扫描健康码而遭到司乘人员拒载的消息,几经发酵和反转之后,终于真相大白——只因老人没有具有扫码功能的智能手机。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加速普及,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与实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享受着送货上门、预约挂号、日常采购等方面的生活便利。
但是,笔者认为,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于步履蹒跚的老人更应“慢一些”。
在医院门口,因为不会网络约车,不少老年人选择招呼出租车,而有限的出租车资源,又逐渐被网约取代;看着电梯里送菜上门的广告,却不知道如何下单,不得不每天去菜市场采购;不会预约挂号,就只能求别人帮忙……不少老年人发出感叹:“自己跟不上了!”
笔者了解到,老年人的消费市场空间巨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超2.5亿人,占总人口的17.9%。
科技化、智能化的本质,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我们能否为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提供更多满足其“痛点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与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
笔者认为,首先,互联网企业在产品研发时,不应只考虑年轻受众人群的需求,更应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借鉴视频网站未成年人版本的成功经验,设置老年人窗口,优化终端不必要的功能,加大字体设计,应用语音播放功能,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一些书面化、技术化的功能说明,应以简单通俗的表达方式,向老年人传达。
其次,关爱老年人是一个全社会的行为,社区、居委会应结合小区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为老年人进行移动互联网相关应用的普及工作,将一些适合老年人使用的APP软件的使用方法、服务功能,向老年人进行普及。同时,针对没有智能手机以及高龄老人,应设立社区移动互联网服务窗口,满足老年人缴费、预约、采购的相关诉求。
再有,由于老年人很容易被一些营销讲座、电话诈骗信息所误导,因此,对于老年人使用移动支付,可以设置监管环节,设置支付限额,大额支出,需要监护人二次确认,保证老年人的支付环境安全。
随着全社会进入老龄化,我们在推动移动互联网的同时,更应主动关爱老年人,积极调研老年人的产品需求,对老年人体现出更多的关爱。时代飞速发展,但是更应该“慢一些”,去等一等那些曾经为这个社会发光、发热的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