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华农耕文化谈中国古代文人特有的隐逸思想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12-12 09:11:05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在中华民族能存在五千年的历史,其中农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为古人的生存带来了物质上的满足,到后来还发展成为了一种文化,给予了中国古人千百年来得以绵延的精神力量。

  在中华民族能存在五千年的历史,其中农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为古人的生存带来了物质上的满足,到后来还发展成为了一种文化,给予了中国古人千百年来得以绵延的精神力量。


  对于底层的百姓来说,农耕可能只是耕作种粮,但对于很多文人雅士来说,他也是一种情趣,是一种田园之情。这些文人们对待农耕文化不仅仅是传统思想,在这其中还包裹着自己的情感,那文人们的情趣又具体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农耕文化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起到了纽带的作用,这种深厚土地和绿苗给文人雅士所带来的亲切感,也是由于农耕文化之脉,凸显了思想上的统一


  纵观中国的历史长河,无论是从商朝时期,还是到了如今的现代化社会,农耕一直都是人们心中无法割舍的挂念。中国古代社会一直都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体,男耕女织、渔樵耕读是中国农耕文化中的代表性特征,这种文化也是千百年来经过历史的洗礼所得出的经验总结。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一部民间流传的《击壤歌》曾经写道: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这句诗歌生动地描绘出了农民们在田地间工作时的状态,而这样的生活状态,也体现出了当时太平盛世的境况。中国的农耕文化是华夏儿女用不同方式所延续下来的精华,这其中所体现的精神力量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如汉魏之时完成的著作《四月民令》中所体现出的华夏民族的耕作状态一般,男耕女织,成年的男子要一边读书,一边耕作,这种理想的耕作家庭模式也被称作为“耕读传家”。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没有一个朝代是不把农业放在第一位的。


  农业是最基础的产业,它生产出粮食,给国人以最基础的生活物资,而统治者治国也需要用农业来稳定社会,重农思想一直被延续着并发扬光大,曾经的“重农抑商”政策,便是古代社会对于重农思想的体现,古人们认为农业是第一生产力。


  不论是哪一家学派,又或是许许多多的著作,他们都体现出了农业的重要性,所以农业是古代社会的根柱,是支撑着整个社会运作发展的重要思想,这种思想由来已久,而且已经渗透到了古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例如如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的产生,就是中国古人为了迎合农业的需要,所总结出的宝贵经验,直到今天都对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古代的许多著作,也都是为农业而作,重农思想早已植根于人们的心中。


  古代的文人雅士便经常将农业与大自然联系在一起,写出了许多富有闲情雅致的诗歌,比如陆游的《鸟啼》中:


  “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


  这种农耕文化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中都影响着文人雅士的价值观走向,给他们带来了一种别样的趣味。


  中国的农耕文化所表达出的是一种国泰民安、生活祥和的画面,古代的文人雅士们多踏遍各地山水,游历各地风情,便对山水田园之景产生了情愫


  中国传统文人的启蒙思想几乎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便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再加上由于后来科举制的发展,读书考取功名的思想影响,使得很多传统文人。要么就是在江湖上漂泊,要么就是进京赶考、升官任职。


  不论他们究竟是处江湖之远,还是居庙堂之高,对于故乡都有着深深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是植根于他们的内心,渗透在他们的骨子里的,他们不自觉地便会想起故乡的土地、花、草等一切事物,所以故乡的山水便成为了这种情感的寄托,也成为了一块安逸之地。



  在这些文人们途经各地风光时,他们看见的是青山绿水,但内心所装载着的是对故乡的土地和亲人的思念,而使他们可以继续在外奋斗打拼的,正是这些文人年幼在故乡时所建立的理想和抱负,他们为了实现这些抱负而寒窗苦读数十年,只为有朝一日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为朝廷效力,为家族争光。


  这些文人们在外漂泊,内心十分渴望一种安宁、稳定的生活方式,山水田园正好就是这种淡泊宁静生活的集中体现。古人们多数居住在有山有水之地,房屋旁便是河流,与鸟兽鱼虫、花草树木为伴,下雨便披蓑衣、带一顶蓑帽去耕种,下雪时便在屋中生火烤暖,这样的生活是多么的惬意,而这也正是文人雅士们潜意识中所渴求的理想状态。


  庄子曾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也是古代农耕人,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思想,这种观念也体现出了古人尊敬自然、崇敬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模式。


  古代的大多数传统文人们从小也是在土地上生活长大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农耕文化的一脉传承,对自然有着十分强烈的亲和感。所以对于文人雅士来说,土地、青山、绿水,这些就是他们心心挂念的家园,家乡中的鸟啼、虫鸣、鱼跃,便是他们听来最为悦耳的歌声,这些便成为了他们心中的渴求。


  所以,古代的许多文人都向往着山水田园。无法做官实现治国抱负的文人们回归家乡,亲身耕地;还在试图中艰难生存的文人们,渴望回归;即使是已经身处要职的文人们,他们也依然希望有朝一日还能回到耕地中,过上惬意的山水田园生活。


  这种山水田园之情,是很多文人们在创作诗歌时,自然地流露出了清新之气,那些诗歌都体现出了文人们追求山水田园生活的美好愿望,这也是古代文人们的农耕情趣,山水田园也成为了诗人们经久不衰的咏叹之题。



  传统文人们寒窗苦读,便是为了进京做官,但有很多文人在做官以后因为不堪官场的黑暗,无法忍受勾心斗角之事,而渴望隐居山林、隐逸田园


  对于古代文人内心所渴望的隐逸之情,并不是在一个朝代忽然产生,也不是指代一小部分诗人,而是一个大的现象,并且由来已久,在很早之前已经初现端倪,这种田园隐逸之风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诗歌史,被历来的文人们吟咏赞叹,写入诗歌中成为主题,以这种隐逸之情承载内心的情感。


  早在《诗经》中,就有许多篇章都体现出了隐士们自在悠然的生活状态,表达出了身处乱世之人对于隐逸生活的追求、羡慕,这大概是隐逸题材的产生,这种文学素材也一直被沿袭下去,流传于后世。


  从古代的许多史书和著作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已经隐逸之人,还是追求隐逸之人,他们的这种愿望、羡慕和所追求的理想状态,都要到山林、田园中去实现,在远离人世之地、淡泊宁静的生活、悠然自得的闲趣,便是他们所渴求的生活理想状态。



  如今家喻户晓的陶渊明便是隐居于田园中的代表之一,他的《饮酒》中有一著名的诗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一句生动地体现出了田园隐居的闲情逸致,表达出了陶渊明当时朴素自然、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而这种生活也是由于陶渊明主动辞官以后,去到浔阳开荒,才得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隐居状态。


  不仅仅是陶渊明大诗人,谢灵运也曾辞去永嘉太守之位,到了会稽游山玩水,他创作的许多山水诗都脍炙人口,体现出了浓浓的惬意快哉,不仅仅是这些诗人,还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到了晚年都选择了隐居生活,惬意的过完了下半生。


  身居官场的文人们,他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官场的黑暗,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他们想逃离这种勾心斗角的政场,对实现自己的治国抱负失去了信心,转身开始追求隐居生活的安逸,希望以此得到内心的安宁与平静,体会生命的美好与乐趣。


  中国古代的传统文人们大多数都有着自己的高洁志趣,他们不愿意被世俗玷污,不论是在外漂泊落魄的文人,还是在官场上失意的雅士,他们很多都对山水田园有着强烈的渴求,他们追求这种农耕文化,喜爱这种悠然的状态。


  不论这些文人雅士们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最后归隐到山林中,他们的内心都沉淀着对这种农耕文化的渴望与追求,他们对山水田园都有着热爱之情,对于这些文人雅士来说,山水田园这样的农耕文化所带来的生活,是一种惬意闲致的情趣,也是一块生活的圣土。


  正是由于中国农耕文化的渗透性、悠久性、哲理性和务实性,使得古代文人对于农耕有着强烈的亲和感,从而延伸出了许多其他的不同情愫,但归根结底,这些情愫都是古代文人对于山水田园、隐居山林这一类拓展出的农耕文化的情趣体现。


 
标签: 农耕文化

本文标题: 从中华农耕文化谈中国古代文人特有的隐逸思想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551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