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农耕文化中的古代农学思想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12-23 09:02:58  来源:先锋先言  作者:钟先锋
核心提示:农业历史源远流长,在古代就已经形成了古代农学思想,农业的根基是十分深厚的。

  农业历史源远流长,在古代就已经形成了古代农学思想,农业的根基是十分深厚的。


  中国不但有悠久的农业历史,而且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产生了丰富的农学思想,留下了众多的农学典籍。奠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古代农学思想,以整体、辩证、发展为特点,强调天、地、人之间的和谐,有机地利用自然,成就了中华农业的长盛不衰。而卷帙浩繁、体系完整的历代农书,记载了传统农业技术与农学思想,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长期的农耕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农耕经验,形成了与时俱进的农耕文化,这都归功于农学思想的有力指导。古代农学思想最早指导农耕农业,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人们总结了用来指导生产实践的农学思想,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其内容主要包括:“三才观”、“农时观”、“物性观”、“循环观”、“地力观”、“节用观”等。


  “三才”者:天、地、人,即自然和谐、天人一体的“三才观”。人既非自然的奴隶,双非自然的主宰,而是生产过程的参与者和调控者,所谓“天人相参”。《吕氏春秋·审时》写道:“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稼就是农业生物,人是农业的劳动者、组织者,是农业的主体;地是决定农业生物生长的土壤、地形;天是农业的气候、季节重要因素,是农业的环境。只有天地人三者合一,才能使农业生物从自然再生产到经济再生产,形成农业经济。



  中国传统农业有着很强的农时观念,先秦诸子多有“不违农时”的表述,《尚书·尧典》:“食哉唯时。”人们察物候、观天象,发明了“七十二物候”与“二十四节气”等指导农业生产的物候历和节气历。


  人们很早就观察到“橘逾淮而北为枳”的现象,但是宋代农学家陈旉认为,通过育种驯化和耕种技术可以改变作物对环境的依赖性。元代《农桑辑要》明确指出非中原出产的黄瓜、南瓜等引进获得了成功,它们分别于汉代、宋代,中国历史上从海外把许多作物品种如大蒜、菠菜、胡萝卜、洋葱等先后引入中国,逐渐成了“本土”作物,从而丰富了人们的餐桌,丰富农产品种类。


  古人认识到农业的肥源,可以通过农业系统的内部循环“化腐朽为神奇”来解决,这种经验在明清时期上升为理性认识,出现了“桑基鱼塘”的生态循环布局,促成利用自然的良性循环。古代将土地肥力称为“地力”,种庄稼要消耗地力,地力只有得到补充之后才能继续种庄稼。人们通常采用种植绿肥,轮作复种等方式培肥地力,宋代农学家陈旉提出“地力常新壮”的理论,认为通过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的办法可以保持地力循环利用、长盛不衰。


  《孟子》记载:“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古人认为,对自然界和百姓的索取都要取之有度,避免对生产成果杀鸡取卵式利用,以保证再生产的持续进行。


  古代农学思想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过程中智慧的结晶,诸多思想体系详见一些古代家书。然而,普通农夫是不可能一边看着农书,一边去田里作业的,所以很多农学思想都被通俗化成农俗、农谚,以便农民记忆,通俗易懂,以指导实践。


 

本文标题: 浅谈中国农耕文化中的古代农学思想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555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