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历史源远流长,在古代就已经形成了古代农学思想,农业的根基是十分深厚的。
中国不但有悠久的农业历史,而且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产生了丰富的农学思想,留下了众多的农学典籍。奠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古代农学思想,以整体、辩证、发展为特点,强调天、地、人之间的和谐,有机地利用自然,成就了中华农业的长盛不衰。而卷帙浩繁、体系完整的历代农书,记载了传统农业技术与农学思想,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长期的农耕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农耕经验,形成了与时俱进的农耕文化,这都归功于农学思想的有力指导。古代农学思想最早指导农耕农业,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人们总结了用来指导生产实践的农学思想,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其内容主要包括:“三才观”、“农时观”、“物性观”、“循环观”、“地力观”、“节用观”等。
“三才”者:天、地、人,即自然和谐、天人一体的“三才观”。人既非自然的奴隶,双非自然的主宰,而是生产过程的参与者和调控者,所谓“天人相参”。《吕氏春秋·审时》写道:“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稼就是农业生物,人是农业的劳动者、组织者,是农业的主体;地是决定农业生物生长的土壤、地形;天是农业的气候、季节重要因素,是农业的环境。只有天地人三者合一,才能使农业生物从自然再生产到经济再生产,形成农业经济。
中国传统农业有着很强的农时观念,先秦诸子多有“不违农时”的表述,《尚书·尧典》:“食哉唯时。”人们察物候、观天象,发明了“七十二物候”与“二十四节气”等指导农业生产的物候历和节气历。
人们很早就观察到“橘逾淮而北为枳”的现象,但是宋代农学家陈旉认为,通过育种驯化和耕种技术可以改变作物对环境的依赖性。元代《农桑辑要》明确指出非中原出产的黄瓜、南瓜等引进获得了成功,它们分别于汉代、宋代,中国历史上从海外把许多作物品种如大蒜、菠菜、胡萝卜、洋葱等先后引入中国,逐渐成了“本土”作物,从而丰富了人们的餐桌,丰富农产品种类。
古人认识到农业的肥源,可以通过农业系统的内部循环“化腐朽为神奇”来解决,这种经验在明清时期上升为理性认识,出现了“桑基鱼塘”的生态循环布局,促成利用自然的良性循环。古代将土地肥力称为“地力”,种庄稼要消耗地力,地力只有得到补充之后才能继续种庄稼。人们通常采用种植绿肥,轮作复种等方式培肥地力,宋代农学家陈旉提出“地力常新壮”的理论,认为通过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的办法可以保持地力循环利用、长盛不衰。
《孟子》记载:“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古人认为,对自然界和百姓的索取都要取之有度,避免对生产成果杀鸡取卵式利用,以保证再生产的持续进行。
古代农学思想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过程中智慧的结晶,诸多思想体系详见一些古代家书。然而,普通农夫是不可能一边看着农书,一边去田里作业的,所以很多农学思想都被通俗化成农俗、农谚,以便农民记忆,通俗易懂,以指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