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太行山炎帝与农耕文化内涵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1-01-02 09:38:45  来源:太行日报
核心提示: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先祖,在长期的生产和实践中创造了巨大的历史功绩,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炎帝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先祖,在长期的生产和实践中创造了巨大的历史功绩,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炎帝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全国多地在炎帝文化保护、开发建设方面尤为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争夺炎帝故里”成为热门话题,甚至出现“五省六地争炎帝”的现象。作为中华炎帝文化的一种特殊类型,太行山地区炎帝农耕文化的价值以及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太行山炎帝农耕文化遗存最为密集


  目前,国内炎帝的传说与相关的遗迹遍布大江南北,但太行山地区保留了历史时期不同类型的炎帝文化遗存,在全国来讲占有明显的优势。尤其这一地区的炎帝古庙宇和炎帝庙碑刻,无论是数量、规格,还是密集程度,不仅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其密度比例和绝对数量亦绝无仅有。太行山炎帝农耕文化氛围相当浓厚,对应的是村庄中的各类炎帝古庙宇。炎帝信仰与炎帝文化相辅相成,而形形色色的炎帝庙宇,则是炎帝信仰和炎帝文化的重要载体。



  乡村庙宇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其他乡土建筑一样,共同构成了乡土生活的舞台和物质环境,成为传统建筑中最朴实、最率真、最生活化的体现。太行山地区的炎帝建筑遍布各处,乡村炎帝庙宇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形态各异,不仅有着特有的地域特色和建筑风格,而且承载了民间的主要传统信仰。这一地区的炎帝庙宇,从数量上看,有数百座;从名称上看,也有多种,有炎帝庙、炎帝宫、炎帝殿、神农庙、神农祠、神农馆、灵湫庙等;从时段上看,炎帝庙建筑中明清以来,尤其清代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由于炎帝与神农的历史渊源以及炎帝功绩等原因,太行山地区形成了体系完备的民间信仰和祭祀系统,成为这一地区炎帝文化的主要特征。羊头山上遍布神农帝族的古地名,如神农城、神农泉、神农井、神农得嘉谷处、神农庙等。在它的周围,亦存在着许多与炎帝庙有关的村落地名。这些村落缘于炎帝文化而得名,炎帝庙宇成为村落的历史见证。


  “神农镇”是在“团池乡”基础上改名的,神农镇羊头山、故关村、庄里村的炎帝庙分别被称之为“神农庙”“炎帝行宫”“五谷庙”。在庄里村,“五谷庙”又称为“神农祠”。在太行山地区,尤其是羊头山、百谷山周边的高平、长治、长子等地,星罗棋布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炎帝庙。这些庙宇建筑中不少规模宏大,布局庄严,建筑雕刻讲究,也有一些规模较小,如各个乡村修筑的简单的小型庙宇。这些庙宇都坐落于村中,有的是多个村庄共奉一个炎帝庙。


  炎帝信仰的空间分布与炎帝文化的扩散传播,在古村落地名上充分体现出来。炎帝神农氏信仰和祭祀的炎帝庙分布呈现完备体系化特征,分为“上庙”“中庙”“下庙”。村落地名文化是炎帝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文旅产业的资源禀赋。



  太行山炎帝农耕文化内涵最为丰富


  炎帝神农氏是农业和中医药的发明者,相天时、适地宜、制耒耜、垦草莽、兴五谷、创农耕、尝百草、作陶冶、织麻布、造琴乐,可谓神而化之,故称“神农”,“炎帝”有可能是神农氏发展出的帝号。从太行山地区地名和遗迹来看,炎帝部族的中心在高平北部羊头山,有神农城、神农泉、神农井、炎帝陵。北面为长子,浊漳水的源头是发鸠山,传说是炎帝之女所居。


  高平东北是壶关县,传说神农氏在淇山之阳种植五谷,即壶关县东南的淇阳川。长子县之北是屯留区,有绛水,即姜水,因为炎帝姜姓得名。从文献记载来看,炎帝神农氏占据中原的核心地带太行山,所以才能够统一中原。炎帝部落在远古时期,就占有有利的位置,这是炎帝神农氏强盛的重要原因。炎帝定都在太行山地区,不仅是三晋的中心,也是中原的中心。三晋从山西扩展到河北、河南,原来在地处山西边缘的太行山则成为三晋的中心。


  太行山地区在中国古代一直是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太行山为五帝三代职能都城聚集地,所以百姓重农。古代的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是主要的产粮区,而太行山地区的桑蚕业与纺织业一直很发达。山西东南部气候较西北部暖湿,所以更适合桑树生长。直到明清时期,山西东南部的泽、潞两地仍然以丝织品名闻天下,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与太行山地区乡村炎帝庙中禁牧保桑、维护乡风的碑刻呈对应关系,为这一地区炎帝农耕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提供了更为重要的支撑。


  明清山西商人辉煌商界五百年,而较早兴起的一批,即是太行山地区的泽潞商人。大量商号、商人参与乡村炎帝庙的修建,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炎帝信仰和炎帝文化的传播与流布。从炎帝庙的布施也可以看出炎帝信仰与炎帝文化在这一地区的兴盛,在农业为主的社会中,经营农业手工业,走出太行山,积极开拓进取,是泽潞商人的特色,也为炎帝农耕文化的内涵注入了新的元素。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利用好本土资源,更要秉承“走出去”理念,农村才能实现全面发展。



  太行山炎帝农耕文化现代价值魅力彰显


  太行山地区是保留中华上古神话传说最为集中的地域,有史以来围绕上古贤君的远古神话,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堪称绝无仅有,抑或包括寓言故事在内,有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神农尝百草等等。传说中的早期帝王在古籍文献中鲜见,有如黄帝、炎帝、尧、舜、禹,及至蚩尤、汤帝等等,均与这一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太行山上古神话是中华文明初始的曙光,神话故事歌颂的是带领群体抵抗灾难的英雄,所抗拒的主要是水旱灾害,也体现出群体的农耕生活与农耕文化性质。传统中国是以农耕文化著称于世,甚至与太行山地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至少留下了一系列的典籍文献、考古遗存、神话传说,太行山地区也成为有关炎帝神话传说最为密集繁富区,伴随着农耕文化所形成的一系列的历史悠久的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更为丰富。


  目前保留下来的太行山地区密集而丰富的炎帝庙宇群落,成为这一地区炎帝信仰与炎帝农耕文化最突出的特点之一。通过这些历史时期的形形色色的乡村炎帝庙宇和炎帝碑刻,我们可以发现太行山炎帝农耕文化的特有魅力。炎帝农耕文化的内涵,不仅包括炎帝神农氏兴五谷、创农耕、尝百草的信仰与祭祀,也包括炎帝神农氏医病求雨、日中为市的创举,而且应该包括在炎帝信仰影响下农业社会的保护农桑、维护秩序、修路开渠的良好风尚。


  重视农业、文明乡风、邻里友好、热心公益,不能不说是从炎帝信仰下的“古村善治”中得出的有益借鉴。作为乡村炎帝庙碑刻体现出来的重要内容,它既是炎帝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古村落的核心文化价值所在,更应该是当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向。


 

本文标题: 浅谈太行山炎帝与农耕文化内涵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556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