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明月村——文创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1-02-03 10:22:55  来源:中华民居  作者:何晓梅
核心提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深入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依托茶、竹特色产业基础,积极探索有效的发展模式,推动邛窑旧址与文创项目联姻,生态农业与文旅游商贸融合,激发了农村发展新活力,走出了一条以文创产业发展为主导的乡村振兴之路。


  茶山、竹海、明月窑


  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位于大五面山地带,地处蒲江县、邛崃市、名山区交会处,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总人口有4000余人。2009年以前,这个小村庄还戴着“市级贫困村”的帽子:农业经济效益低,以种植传统的水稻和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基础设施薄弱,道路以狭窄的碎石路和土路为主;农民居住条件差,大部分住房以土坯房和砖木结构房屋为主;2009年人均纯收入仅为4772元。


  2013年至今,经过不断探索,明月村走上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之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村内以8000余亩雷竹和3000余亩茶叶为主发展农业产业,以“明月窑”为主线发展陶艺、蓝染、篆刻等文创产业,让“茶山、竹海、明月窑”成为明月村的新名片。



  如今,明月村已变身为文创陶艺的新圣地和安居乐业的理想村,创造了乡村里的文创新形态,让村里人过上了城市人向往的生活,也把大量城市人变成了新村民。村里的旅游业也随之蓬勃发展。2019年,明月村接待游客24万人次,文创及乡村旅游总收入达1亿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282元。


  明月村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2018年中国十大最美乡村”“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传统村落活化最佳案例”等40余个国家、省、市级殊荣,入选“联合国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社区”,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及多家知名新媒体报道。


  机制是核心


  2012年,来自景德镇的陶艺发烧友李敏到访明月村,在村内发现了一口因汶川地震受损而停烧的邛窑系老窑。经专家考证,这口老窑的窑龄已达300多年,是邛窑中典型的“龙窑”。其停烧前仍完整沿用唐代工艺烧制“省油灯”“双流壶”等日常生活器皿。


  受此启发,李敏提出了修复古窑、打造明月国际陶艺村、成立陶瓷文创产业区的构想。该构想得到了蒲江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明月村的复兴自此拉开帷幕。村庄改造的重点放在了明月村“输血”脱贫后怎样“造血”致富上。


  2013年4月,明月国际陶艺村项目正式启动。第一步便是对老窑进行修复和保护,并给它起了一个新名字—明月窑。在此基础上,研发“明月窑”系列产品,并建成陶艺博物馆、陶艺家工作室、陶艺体验区等功能区域。2014年5月1日,明月窑正式对外开放,开始接待陶艺爱好者和游客。


  2014年12月,蒲江县明月国际陶艺村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应运而生,由时任蒲江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刚任组长。在发展过程中,领导小组积极探索出“党建引领、政府搭台、文创撬动、产业支撑、公益助推、旅游合作社联动”的发展机制。



  党建引领。成立明月国际陶艺村园区党委,下设文创党支部、明月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党支部、雷竹土地股份合作社党支部,完善党建制度机制,明确党建核心引领作用,将新老村民凝聚在一起,形成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格局。园区党委按照“六新工作法”开展工作,即领办新经济、联系新村民、培育新乡贤、落实新项目、引领新风尚、推动新发展,定期把新老村民召集在一起,共同商讨园区建设、产业发展和社区治理问题。文创党支部负责凝聚新村民党员力量,团结新村民,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为他们提供指导和服务。明月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和雷竹土地股份合作社均是国家级合作社。其中,明月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除了提供讲解、旅游咨询和服务之外,还为明月村品牌塑造、宣传、营销以及产业链延伸等提供服务;雷竹土地股份合作社主要对农户进行种植培训、指导,对农产品品质进行把控。


  政府搭台。政府的政策支持、人才支持、财政支持是明月村发展的三大基石。县政府给予政策和财政支持,并提供187亩国有建设用地供明月村筑巢引凤,为村庄发展提供“启动器”。从外边引进文旅项目策划、运营人才,并在县级部门选派当地人才,共同组成项目工作推进组,负责项目策划、规划、招商、推广和管理工作,为明月村的发展提供“助推器”。出台《蒲江县促进乡村振兴的若干意见》《蒲江县促进文化创意和旅游产业发展若干意见》《蒲江县人才引进若干意见》等文件,为文化创意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为明月村的发展提供“稳定器”。镇政府、村委会负责园区管理、用地保障、项目服务等,整合资金完善游客接待中心、道路、停车场、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保障。


  文创撬动。文创立村是明月村项目运营的主要思路和核心要领。在规划之初,明月村就被定位为一个以陶艺手工艺为主的文化创意聚落与文化创客集群,一个新老村民共创、共享的幸福美丽新乡村。从2015年开始,在明月村“安居、乐业、家园”“明月村·理想村”的生活理念和“共创、共享幸福美丽新乡村”愿景的感召下,100余位有影响力、有创造力、有情怀的艺术家、青年创客入驻明月村,成为“新村民”。他们有的通过“招、拍、挂”的方式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在村里创建文创项目,有的租赁当地村民的闲置房屋,改造成文创工作室。一些文创公司、艺术家、专业人士等作为投资主体,创建了以“陶”为主题的手工艺文创园区。目前,明月村共引进文创项目50个,其中30个已经建成并对外开放。


  产业支撑。甘溪镇党委、政府坚定“茶山·竹海·明月窑”发展思路,深化“农、商、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产值更高的茶叶、雷竹产业结构调整。茶山、竹海、松林在增加农民农业收入的同时,在“农创+文创”的模式下被打造成村庄的特色景观。明月村已连续9年举行“明月村春笋艺术月”,连续5年举行“明月村中秋诗歌音乐会”,推出“上巳节诗会”“大地民谣音乐会”等品牌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陶艺、篆刻、蓝染、书画等展览活动。村里还打造“明月酿”“明月果酒”“明月陶”等文创品牌以及“明月雷竹笋丁”“明月手工茶”等农创品牌,借力“互联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和方式,提高农民收入。


  公益助推。2015年11月20日,明月国际陶艺村正式开村,并挂牌“国家西部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乡村旅游实训点”。由公益组织“3+2”读书荟开设的明月讲堂每月举行1期,目前已成功开办52期。作为国家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基地的精品课程,明月讲堂专注乡村文化、乡村建设和乡村发展,通过邀请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实践者和新村民代表进行主题演讲与开放对话,提升明月村治理水平和整体发展,参与美丽新村基层文化建议,推动区域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明月夜校于2016年3月7日正式开讲,目前已经举办了98期。夜校课程注重对当地村民的培训和引导,促进了新老村民的互动和沟通。课程内容涵盖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文化、房屋改造、村民创业、农业种植、法律、垃圾分类及环境保护等。入驻明月村的文创人才和艺术家依托镇文化站、文创院落等平台定期开展明月画室、陶艺培训、草木染培训、篆刻书画培训等公益活动,促进原生态乡土文化与外来新村民创作互动、融合、提升,助推明月村的文化建设。


  旅游合作社联动。2015年3月,成都明月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成立。该合作社由村集体、村民、政府按等比入股设立。其中,政府资金来自产业扶持资金,不参与后期分红,目的是壮大村集体经济,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成都明月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统筹明月村范围内的旅游项目建设、运营和乡村旅游发展,指导村民开设特色餐饮、精品民宿,参与乡村旅游项目,整个村庄形成共创、共享的良好发展态势。目前,村民已发展乡村旅游项目30余个。


  机制的健全完善、各方面资源的统筹利用、发展路径的明确指引均助推了明月村朝着文创产业、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互动融合的方向蓬勃发展。



  规划是引领


  明月村在建设之初就高度重视规划的科学性、可实施性,做到定位准确、规划精细。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了新老村民的发展信心。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这句话是明月村规划发展的总基调。首先纳入规划建设的是甘溪镇的文化中心和明月村的游客接待中心——甘溪镇综合文化站。该项目由美国注册建筑设计师施国平设计,于2016年12月荣获住建部“第二批田园建筑优秀实例”的荣誉,成为明月村的“网红打卡点”。明月村“logo”和商标形象也是取材于此。甘溪镇综合文化站堪称明月村的第一个IP。


  村庄的发展由村民做主。早在明月国际陶艺村项目实施之前,施国平先生便制定了《明月国际陶艺村策划方案》。该方案以明月村的村情和农民的利益为基调,通过深入调研制定而成,包含4个重点:一是要为农民划出“创业区”,就是“凡是当地农民能做的,新村民都不要动,要保护老村民的利益”;二是可以在8.8公里的旅游环线上建造艺术家的院落,但是艺术家必须是明月村需要的各类人才,而不是谁有资本谁就能进入;三是文化本底和生态本底必须保留,要给本土本乡的能人提供发挥创造力的舞台;四是政府落实的187亩国有建设用地实行点状供地,不改变村庄的田园风貌,不能变成大资本的项目基地,要为发展文创产业提供必要的空间。这是蒲江县第一个自下而上、由农民和设计师共同完成的村庄发展规划。该规划构建了明月村“一核、四区、一环线”的空间发展布局,突破了政府让干啥就干啥”的固有模式,符合明月村发展的实际需要,一直延续至今。


  拒绝大资本,保留乡村形态。对于187亩国有建设用地的使用,领导小组一开始就拒绝大资本的进入,防止明月村成为城里人的后花园或者某个大老板的项目基地。在规划中,该地块以发展创意陶艺和传统手工艺产业为主,吸引知名艺术家、传统手工艺翘楚、知名收藏家入驻,引进文创项目。这块土地分成若干个地块,其中17个地块按照大、中、小分成三种类型,2个小地块为配套公共服务地块。


  人才是动力


  明月村凭借良好的文创和营商环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又依靠这些人才去引入项目、引导村民,“拉拢”他们加入村庄复兴的事业中来。


  “外引”新村民,为乡村注入生机与活力。除了项目工作组人员以外,明月村依据发展规划引进了国家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李清,服装设计师、主持人宁远,中国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中方总设计师赵晓钧,美国注册建筑设计师施国平等。陶艺家李清在明月村蜀山窑潜心从事陶艺研究,推出明月村本地陶土制作的“明月之蓝”系列文创旅游产品。四川省农村手工艺大师、四川省重点设计人才廖天浪在明月村创建了“火痕柴窑明月工坊”,其创作的“礼遇,天府熊猫盖碗”已成为省,市两级政府的外事伴手礼。北京返乡创业青年双丽担任明月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职业经理,帮助村民开发文创产品,销售雷竹笋、茶叶、土鸡蛋、红豆腐等农副产品,引导本地村民开设餐馆民宿等。该社被评为国家级示汁合作社。新村民带来理念品牌、资源、资金、新的生活方式,为古朴的乡村注入了更多源头活水,促进了明月村产业和文化的快速发展。


  “内培”本地居民,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创建明月讲堂明月夜校和“明月+系列讲座,为村民进行产业技术、文化方面的培训。在这个过程中,村民收获的不仅仅是技术、知识,还提高了思想认识,开拓了思维。比如,要坚持“四态重塑”:一是“生态重塑”,保留原始林地,禁止砍伐树木;是“业态重塑”,选好合适的业态就要认真呵护其生长,不盲目跟风;三是“形态重塑”,人工修饰的风格要与原始风貌相和谐;四是“人态重塑”,培养自主的力量,确保明月村的事业永续发展,后继有人。近几年,村里挖掘和培养了明月窑陶瓷技艺传承人张学勇、草木染传统技艺传承人彭双英、明月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彬等为代表的一批本土骨干力量,涌现出30多名创业老村民、20名新型职业农民、38名农村职业经理人,吸引150多名村民返乡创业和就业,这些人已经成为明月村发展的主力军。明月村还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总结出来“七改七化”,其中,“七改”指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院、改线、改习惯;“七化”指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文化、保洁员专职化。目前,“七改七化”作为生态振兴的典型经验已经在四川省被推广。


 
标签: 乡村振兴

本文标题: 四川明月村——文创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566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