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最南面,有一千年古村——走马塘村,人称其为“四明古郡,文献之邦,有江山之胜,水陆之饶。”北宋以来这里共出了76名进士,有着“中国进士第一村”的美誉。
世代赓续 千年风雨走马塘
据史料记载,在北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苏州进士陈矜任明州(今宁波市)知府。他勤政爱民,为救百姓,宁可舍己,死后葬在走马塘北面的茅山。其子陈轩为父守孝,带家眷定居走马塘,此后陈氏子孙繁衍,至今已传38代。
走马塘村名的来历,与陈氏家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传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陈家四世祖陈禾升任左正言。当时,童贯权势很大,朝中士大夫无人敢言。陈禾上奏弹劾童贯。陈禾论奏未完,宋徽宗恼怒拂袖而去。陈禾上前拉住徽宗衣袖,不料情急之中将徽宗的衣袖拉破,徽宗不悦,陈禾凛然道: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头颅。宋徽宗为了褒奖陈禾的刚正不阿,赐村名为“忠孝里”。村落旁有一条临河直塘,因为有赐名,地方官员路过此地都要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故民间以武官下马步行过塘之形意,改称“忠孝里”为“走马塘”。
当然,还有另一个版本说,因为陈氏家族进士多,日常车马进出也多,为便于车马行驶,族人集资在河西岸筑堤五里,故名走马塘。
无论哪种说法,都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陈氏家族的人文蔚起,名震朝纲。千余年来,陈氏子弟以耕读传世,兴学重教,守诗书礼乐,重忠孝节义。据记载,从北宋到明代,走马塘共走出进士76名、各级地方官吏165名,其中至少有30人在仕途中担任过监察御史、侍御史、御史等监察官。
清廉气韵 君子塘开君子花
步入走马塘村,穿过村口巍峨气派的“中国进士第一村”牌坊,是一道代表明清建筑特色的马头墙。屋前是一潭开阔的池塘,一到夏天,翠绿的荷叶伸出水面,粉白的荷花满塘盛放。池塘中别出心裁地横有两条石砌的独板桥,据说这是陈氏先人治家理念的形象化地表达:门风正直,出淤泥而不俗。
陈氏家族将荷花视为他们的族花,告诫后世子孙要以荷花为榜样,洁身自爱,一身正气。千百年过去了,让走马塘人感到骄傲的是,从陈氏家族走出的76名进士和160余名官吏中,无一人因贪而贬,因渎而废,多的是忠孝节义之士,名留青史,令人敬仰。
一世祖陈矜勤政爱民,兴修农田水利;三世祖陈谧素好藏书,教授乡里;四世祖陈禾刚正不阿,舍身直谏;五世祖陈曦清廉俭朴,严守法纪;十世祖陈埙性格刚正、嫉恶如仇;十八世陈濂,为官清正,重视吏治……
今天,在走马塘村著名的村道鸡冠花弄,他们的生平简介和清廉故事被挂上了墙,形成了一道长约百米的靓丽清廉风景线,融廉入景,化廉入心,让前一辈的遗留成为后一代丰厚的滋养,让清廉气韵植根在代代相承中。
银塘绕屋 品地方青史乡音
纵然时代变迁,走马塘陈氏家训家风的力量依旧强大,崇教兴学、造福桑井、回馈社会,初心不改,村里的两处建筑便是最好的印证。
走马塘村中明清古建筑众多,一眼望去,白墙黑瓦,石雕花窗,檐牙高挑,是江南常见的民居格调。为官一方的走马塘陈氏家族,荣归故里时或两袖清风,或不奢侈张扬。在村中心碧波涟漪的蟹肚脐池塘旁,有一座小小院落,遍植竹木、芭蕉和药草,并悬挂着一副“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间”的对联,这便是百姓口口传颂的“百年诊所”了。
百年诊所的主人陈松涛,悬壶济世,潜心钻研医术,遇到贫病交迫的人,不但不收分文诊治费,还慷慨赠送药剂。医术精湛的他并不富裕,甚至让一些以为他有丰厚积蓄的劫匪暴徒,密谋策划劫持人质的计划落了空。
过团桥,悠悠步入走马塘小学的崭新校舍,这里是清末同文小学的遗址。立校园,浮想联片,走马塘陈氏先贤桑梓办学的身影仿佛又重现眼前。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私塾还相当盛行的时代,陈愈钦等多位陈氏开明绅士发起创办“同文义学”,1910年改为“同文小学”,传播现代文明,1939年又添办高级班,成为天然乡中心小学(即现在的走马塘小学)。近百年来,校园走出成千上万名学子,他们有的留在本地成为建设家乡的生力军,有的走出去成为报效国家的栋梁之才。
明代嘉议大夫象山人俞士吉有一首写走马塘的诗:
茅山山色翠嵯峨,千古文章炯不磨。
柏府清荫铺锦里,柳桥流水绕忠河。
祖孙接踵登瀛贵,父子捐生效节多。
唯有故家千秋树,春风秋雨长危柯。
从中可见古时候走马塘的显赫与繁华。
如今,繁华褪尽,成就千年风景。在走马塘,角角落落都能发现传统文化的印痕,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散发着一代代读书人留给后人的精神力量。为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进士第一村”的丰厚底蕴,今年4月,在鄞州区纪委监委指导下,走马塘家训家风馆线上展厅正式启用。新技术赋予传统文化新活力,千年古村重新焕发出鲜活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