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父辈们说,旧时镇上有中元节放河灯传统,用白瓷碗当底座,上面扎上漂亮的莲花,中间点燃蜡烛就是一盏漂亮的河灯。”今年55岁的张振祥2015年被评为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纱灯传承人,经过多年研究、创新升级,面临失传的河口纱灯再次点亮在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河口古镇。
河口古镇是陇上水陆码头。旧时,这里一直有制作纱灯的传统,而一代代传下来的河口纱灯制作考究、文化气息浓郁,河口灯会有记载的举办时间是同治末年到光绪初年。然而随着时代发展,纱灯渐渐淡出了人们视线。
河口的纱灯多造于19世纪清朝晚期,纱灯四面画有各种民间传说,不仅有《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传统中华古典名著内容,还有河口本地传说故事。旧时每逢挂灯的时节,从正月初十开始在河口四条街道同时搭建灯架,每隔丈许即设一灯架,每架挂三盏灯,两边挂纱灯。
“有幸保存下来的纱灯和制作技艺十分珍贵。”张振祥工作以后,从事河口村的团支部宣传工作,经常下乡,他在走访过程中看到一盏旧时精美纱灯,加之小时候的记忆,他深深被吸引,决定复原这项传统工艺。
面对没有可以请教的老师和没有制作书籍可参考的困难,张振祥并没有因此却步,他开始走访民间老艺人,研究纱灯历史资料,“最传统的纱灯是羊油灯,夜晚点上灯之后在风的吹拂下羊油灯影须臾闪烁,人物在灯的承托下也摇曳生姿,也有了灵动之态”。
除了把旧纱灯拆开后一步步复原,慢慢积累制作经验,同时张振祥从历史资料中渐渐领会到纱灯真正的艺术内涵,“精美的河口纱灯,只有羊油灯和自然风的结合才算最佳,这是祖辈的智慧,这也是纱灯最美的时刻”。
张振祥从资料上看到,纱灯经历半个多世纪繁荣后陷入低谷,直到上个世纪初当地民众才开始重新举办灯会,但规模、质量大不如前,“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双手慢慢复原以前的盛况”。
“纱灯是集木工、雕工、漆工和绘画艺术为一体,经过加工、成型、油漆、绘画等工艺制作而成。”张振祥逐渐研究出一套制作纱灯的工序,其中仅仅绘画部分就包括了帐纱、描稿、上胶、描线、打底色、染色和整理几个步骤,“每一步都要求均匀准确”。
近年来,河口古镇的旅游渐渐被开发,而纱灯成为其吸引游客的特色之一。张振祥则和一些手艺人在河口镇的民俗博物馆制作纱灯,每一盏都严格按照传统技艺,四扇灯面通过传统的榫卯结构有机连接成一盏纱灯,“易于拆卸,而且每盏灯面上,各绘一段历史故事,祖辈的智慧完美体现在每盏纱灯上,工艺的精巧与复杂体现在纱灯的每个细节上”。
去年,张振祥又通过与河口中心学校的联系对接,利用非遗进校园机会,传承和发扬古纱灯技艺。接下来,他准备在一些大专院校做实验基地,做一些纱灯文创产品。
临近年关,张振祥制作了上百盏纱灯及手工灯,准备挂满河口古镇添特色年味。河口纱灯虽经受百年风霜的洗礼,如今通过张振祥等手艺人细腻的心思和灵巧的双手,这些传统纱灯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