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谈到特色小镇,乌镇模式都被大量讨论,乌镇的江湖地位毋庸置疑,冠盖江南六大名镇之首,同时也是中国盈利能力最强、管理水平最高的旅游度假小镇。说到特色小镇建设,业界甚至把“乌镇”称为国内最成功的特色小镇。迄今为止,乌镇都是中国最成功的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没有之一。
陈向宏,大名鼎鼎的乌镇总操盘手,在其手下操作的两个中要作品,乌镇和古北水镇,在京沪周边的旅游景区中都爆得大名。1999年,乌镇没有一个游客,周庄比乌镇开发早了十年,西塘比乌镇早了五年,陈向宏受命回到故乡乌镇,着手开启了一座小镇的文化振兴之路。陈向宏与七名同事受命保护开发乌镇工作时,创业资金仅仅200万元。如今,乌镇旅业已发展成为三千余名员工,资产20亿元的大型旅游集团。
著名财经评论家叶檀曾评论乌镇成功的三个要点:
一是40%来自于项目选址。
紧邻上海这个超一流城市,位居上海、苏州、杭州的黄金金三角地带,离三大城市都不到1小时车程,坐拥5000万中国最富有消费能力的人群半径。如果乌镇在穷乡僻壤,没有黄金半径的消费群体,即使陈向宏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成功。
其次的25%是乌镇的综合管理水平。
从政府主导修建,到2006年引入上市公司“中青旅”开发古镇旅游,到此后向全国复制乌镇模式,乌镇既是文化运作模式,也是资本运作的成功案例之一。对原住民信用约束,最高层面,则是社区化的自治管理,现在做不到,只是资本管理、信用管理。
最后的25%是对文化的尊重,像陈向宏所说的“对于历史的诚恳”。
小镇里的原住民与游客,都能在传统的外观中,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这种分寸很不好拿捏。乌镇西栅的保护和修复经历了4年,陈向宏当时没有请一个专业的规划团队,自己画建筑图纸。不仅画建筑布局,连楼梯在哪里、窗开的方向、屋顶哪高哪低、路上什么样、垃圾桶什么样,一笔一笔画出来。
特色小镇并不是一个行政意义上的城镇,而是一个大城市内部或周边的,在空间上相对独立发展的,具有特色产业导向、景观旅游和居住生活功能的项目集合体。特色小镇既可以是大都市周边的小城镇,又可以是较大的村庄,还可以是城市内部相对独立的区块和街区,其中部分服务功能可以和城市共享。特色小镇,未来还有更多可以探讨的话题。
乌镇成功的意义绝不是只有赚钱那么简单。
乌镇的成功,不只在于挖掘一个小镇固有的文化资源,还在于不断开掘导入新的文化基因和要素,形成小镇不断发展的新生命力,对其他的小镇也有借鉴意义。特色小镇的本质是通过市场化发展消灭了城乡差别的地区,强调业已形成的特色产业与人文生活的结合,经济生活向扁平化发展。
在旅游界,随着携程等各种网络渠道商的兴起,中国从来不缺渠道的创新和渠道市场的爆发力。而我们目前最重要的是在资源端落地。渠道再发展,最后还是要落到我们景区和资源上来。
而对于景区的回报问题,陈向宏觉得旅游产品走到今天的投资回报,静态只是一个方面,但是不要放弃资本的力量,还要研究旅游项目溢出的效应。
陈向宏无论是在做乌镇还是古北水镇时,都有许多可以借鉴的特点和经验,他在首届中国旅游投资领袖峰会上也有深刻的总结。
我们身在一个最好的时代,旅游投资的春天到了,但是我们怎么把握这个机遇,我们怎么让我们的投资真正具备价值,我们怎么来迎合,或者说契合这个市场的消费,这是我们要共同努力的。(文章节选自文旅世界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