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悠久的农耕文化——创意农业发展的源泉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1-03-10 13:40:34  来源:唯美乡村
核心提示:农业是人类最古老的产业,农村是人类最早的集居区,农业和农村传承着人类发展过程中最完整的经济和文化基因一直发展至今。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背景之下,研究农耕文化、发展创意农业有着特殊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业是人类最古老的产业,农村是人类最早的集居区,农业和农村传承着人类发展过程中最完整的经济和文化基因一直发展至今。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背景之下,研究农耕文化、发展创意农业有着特殊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


  人们总是说,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而这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却是以农耕文化为最基本的脉络一脉传承的。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在距今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从事农业,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夏朝,中国的黄河流域就开始了从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的过渡。从那时起,中原农业逐步形成精耕细作的耕作传统。伴随着以种植农作物为基本生产方式的农业社会的发展,农耕文化应运而生,而且绵延不绝。中国乡村现存的几乎所有的文化活动都与传统的农耕文化息息相关。


  在中国长期形成的农耕文化中,人们崇尚勤劳、执著、忍耐、朴实的传统美德,比如“愚公移山”的故事就是勤劳和执著的典型,这在当前依然值得大力提倡。同时,中国农耕文化也孕育了随遇而安、得过且过、安于现状、偏于保守的惰性心态,这些对于中国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依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2.创意农业发展中农耕文化因素的挖掘


  人类为了生存,在与自然的抗争和适应自然过程中,创立了传统的农耕文化。而农耕和牧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也发生着变化,这不仅带给人类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也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中国发展创意农业,就必须要挖掘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因素。


  乡土文化活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化,至今中国依然传承着丰富的乡土文化活动,比如民间的秧歌会(陕北地区)、民歌会(湘西、广西、云南等地)、民俗节庆(祭祖、清明、端午、中秋等)。这些乡土文化活动已经传承了上千年,其中蕴含着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元素,通过对这些文化因素的挖掘,可以拓展出今天我们发展创意农业的新理念。清明返乡祭祖、端午回乡赛龙舟、中秋下乡赏月都可以成为当今发展创意农业的路径。


  祖先的农耕遗存中华民族的祖先在距今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从事农业活动,在这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祖先留下了丰富的农耕遗存,对这些遗存的挖掘和利用也是发展创意农业的一种路径。比如对云南省红河元阳哈尼族梯田文化的挖掘就很成功,哈尼族梯田是至今为止人们依然沿用的一种农耕方式,但又极具哈尼风情并传承着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据考证,哈尼族梯田已经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这种耕作方式至今依然为人们所用,是典型的农耕文化的活化石。今天,这种农耕方式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展示方式,耕作者既可以通过农耕获得农产品,也可以将农耕活动本身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经营。



  传统的庭院文化乡村人总是居住在庭院之中的,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庭院展示着各自不同的传统的庭院文化。比如,自远古时代,以齐鲁为代表的山东地区就确立了堂室、栏厩、宅院为结构的家庭居住模式,这被孟子称作“五亩之宅”。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山东以家庭副业、树艺木果、饲养六畜为内容的庭院经济一直传承至今。这也是发展创意农业产业的一种路径。山东的庭院原本在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中就有着相当大的经济功能,在今天,通过挖掘其深远的文化内涵,就可以将其视为乡土文化产品,来供人们参观和体验。


  农耕工具发展演进过程农耕工具的不同发展阶段代表着不同的农耕时代。回溯中国农耕工具的发展历史,那就可以从一个角度透视出一部中国农耕发展的历史。旧的农耕工具总会被新的农耕工具所取代,但每个时代的农耕工具所蕴含的当时的科技水平、文化倾向都是值得后人回味的。基于农耕文化来搜集有代表的传统农具,开辟农耕民俗展馆,将传承几千年的农具、农技、手工技术进行展示,其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都会随着时代推移而凸现。因此,研究农耕工具的发展演进过程,从中挖掘出创意农业的发展思路,在今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各地兴办的“农具博物馆”、“古旧农具展示厅”、“传统农具使用体验”等活动,都是在针对农耕工具发展演进过程来经营创意农业。



  种植作物发展演进过程传说是炎帝部落最早开始大面积耕播粟谷,并将一些野生植物驯化为农作物,如稷、米(小麦)、牟(大麦)、稻、麻等。后人将这些作物统称为“五谷”或“百谷”,并留下许多“神农创五谷”的美好传说。其实,生产工具的发明和改进以及野生动植物的驯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实现的。后人把这些成果归于炎帝,表现了人们对他的尊崇和对先祖的怀念。经过祖祖辈辈的农耕经验的传承,在中国的黄河流域逐步形成了以种植旱粮为主的耕作习俗,而在长江流域则形成了以种植水稻为主的耕作习俗。对农耕作物发展历程的挖掘,对古老传说中文化因素的探究,都可以成为我们发展创意农业的思路。


  勤劳、朴实、憨厚的乡土精神勤劳、朴实、憨厚的乡土精神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至今依然为人们所推崇。生活在纷杂的闹市中的人们会更加向往世外桃源,生存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的海洋之中人们会更加憧憬勤劳、朴实、憨厚的乡土风情。人们的繁忙之余总希望有更多的闲暇,而在闲暇之中就希望回归乡土,体验那勤劳、朴实、憨厚的乡土风情。因此,对人们崇尚的乡土精神的挖掘也是发展创意农业的新思路。


 
标签: 农耕文化

本文标题: 中国悠久的农耕文化——创意农业发展的源泉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5726.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