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样稿五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1-03-19 15:40:14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美丽乡村建设是我省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推进总导向、水平提升总抓手、形象打造总举措。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必须科学抓牢重点、把握节奏、破解难题、体现实效,切实使浙江的新农村建设顺应形势、体现特色、惠及民生。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把握的几个重要环节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省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推进总导向、水平提升总抓手、形象打造总举措。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必须科学抓牢重点、把握节奏、破解难题、体现实效,切实使浙江的新农村建设顺应形势、体现特色、惠及民生。


  (一)要把“友城友乡”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理念。


  城市与乡村是硬币的两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缺一不可。发达国家的城乡发展历程已经证明,城市化不可能将乡村完全侵吞,城市不仅需要后花园,市民也需要心灵栖居的地方,乡村特别是传统村落,不仅是人们乡愁的寄托,也是城市生态的缓冲区,缺失了农村,不仅不会让城市更加光彩照人,反而会使之黯然失色。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看一个城市,不能见房不见人、要地不要人,看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不是看这个城市有多么奢华的地标性建筑,而是看这个城市对农民工对底层老百姓的态度。去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总人口中还有太多的人未能稳定地工作和生活在城市,近2.7亿的农民工至今在城乡之间钟摆式流动、边缘化生存。因此,城市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已经进城的农民工融入到城市、体面的生活。


  2、坚持双轮驱动的理念。2014年12月13日,习总书记在江苏省镇江市世业镇永茂圩村调研时强调:解决好厕所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标志性意义,要因地制宜做好厕所下水道管网建设和农村污水治理,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必须深刻理解习总书记关于城乡双轮驱动的二元建设理念,摒弃城镇化是解决中国发展问题包医百病良药的一元化思维定式,把推进城镇化与建设美丽乡村作为推进中国发展的两个轮子,在形态上更强调城乡差异化发展、在肌理上更强调城乡互融式发展、在目标上最终体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3、坚持伴城伴乡的理念。新阶段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是城市消灭农村,而是更多的强调城是城、乡是乡,农村是农村、但又是美丽乡村的伴城伴乡发展理念,要把城市人回味乡愁记忆、追求返璞归真生活,以及农村人建设美丽乡村、提高生活品质的内在要求作为新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要把科学规划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前提。


  科学规划与依规建设是任何一项工程的基础。规划被坊间诟病太多,规划规划就是鬼话。美丽乡村建设首先要编制“美如画”的规划。规划总的要求是:“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符合顶层设计,立地就是要符合农村实际。具体要求是:高立意、接地气、贯到底,实现规划从“墙上画”到“地上物”的转变。我想,做好美丽乡村规划,具体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要上下联动做规划;要把握规划的核心;要强化各类规划对接;要推进规划的项目化;要实行阳光规划。


  (三)要把品牌培育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之举。


  今后,美丽乡村的品牌还要做LOGO,这个LOGO别人一看就要懂。就如过去铁路道口的警示牌,黄底、黑框、一条路,下面写着一听二看三通过。黄底就是黄泉路,黑就是黑绸带。火车开过的时候还发出轰鸣声,扎死不管、扎死不管,这就是哀鸣声


  (四)要把彰显特色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价值取向。


  浙江是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前列,而且浙江又是山水资源独特、历史积淀浓厚、块状经济凸现、乡土文化个性十足、农耕文明特色鲜明的地区,建设美丽乡村坚持无特色不美丽”的理念,塑造个性十足和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彰显美丽乡村建设的浙江味道。


  一是充分体现村庄个性


  特色是相比较而产生的价值显现,个性就是特色。当前存在着“城市越来越没有个性、农村越来越像城市”个性危机、特色危机的困惑。一些地方的美丽乡村出现了富而不美、新而不美、古而不美和千村一面、同质化、低质化的倾向。中国旅游的十大看“头”,到北京看“墙头”,到西安看“坟头”,到上海看“人头”,到苏州看“桥头”,到天津看“码头”,到南京看“石头”,到河南看“光头”,到桂林看“山头”,到海南看“浪头”,到杭州看“丫头”。


  杭州——柔(悠闲)、宁波——商、温州——潮、湖州——文、嘉兴——温、绍兴——谋、金华——忠(孝)、衢州——儒、舟山——爽、台州——义、丽水—秀


  二是要有故事


  既然美丽乡村要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家园,就要有一个故事来凝聚人口,让老百姓有一种归宿感,既然美丽乡村要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乐园,就要娓娓道来一段故事,让人有一种向往感(进入感),让人们停下脚步,细细口味,真正让他们走进农村,品味农村,读懂农村。


  编好千村故事:一个古村落就是一段历史,一幢古建筑就有一个故事。


  保护好村名地名:村名是一个村子在历史长河里的时空符号、文化基因、个性标志,集聚了丰富的人类智慧,蕴藏了各个时期的历史、地理、人文信息,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识别、命名和用于交往的故事文化。


  故事要讲得真实:要按照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讲好中国乡村故事。



  三是要要有文化


  美丽乡村建设既要满足农民现代生活居住的要求,又要延续千百年来乡村文化之魂,彰显江南乡村之魅,显现“文如诗”的文化风貌。对于农业文明锻造出来的中华民族来说,乡土中国一直是中华民族整体上的故乡,正如冯骥才说:“乡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箱底”,他又说:“中国传统文化、古村落没有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时候消失,却在现代化过程中没了”。因此,我们一定按照习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会议上指出:“城乡建设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让城乡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把乡愁寄托的重要载体历史文化村落、古村落、传统村落,按照四优(悠)(即修复优雅的传统建筑、弘扬悠久的传统文化、打造优美的人居环境、营造悠闲的生活方式)的要求,“保护建筑、保持肌理、保存风貌、保全文化、保有生活”,多留遗产、少留遗憾。


  (五)把干净整洁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底线。


  不同的历史阶段,农民群众有不同的需求,包括物质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等等,我们在提出工作载体时,要深刻分析和不断顺应这种需求的变化。建设美丽乡村,就是要着重围绕“美丽”二字做好文章、下足功夫。美是一个哲学的概念,“真善美”,有内在的美,有外在的美,在当下,我们还要着重在外在的美下更大的力气!省委领导指出,美丽浙江、美丽乡村,首先给人干净整洁的第一感观,不干不净美丽乡村无从谈起。当然,“美丽”既要反应农村面貌,又要体现农村伦理,既要有外在体现,又有内涵要求。


  新常态的考量必须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1、美丽乡村垃圾进城难以持续。农村没有完善的垃圾中转体系,农村也没有能力配置标准的垃圾密封运输车,农村更支付不起垃圾的清运费用(每吨300元左右)。导致在农村垃圾在转送过程中跑冒滴漏问题严重。


  2、垃圾围城问题更为纠结。城里垃圾处理设施能力不足,已经难以满足城市自身产生垃圾的处置。中国600个城市,目前已堆放或填埋各类垃圾80亿吨,有2/3的城市已被垃圾包围,全国垃圾年产量为1.8亿—3亿吨,且每年以8%-10%的速度递增。


  3.减量化资源化是根本出路。一是填埋,因为垃圾的降解时间长,现在已是无处可倒。纸张的降解时间为了3-4个月,尼龙纺织为30—40年,塑料为100-200年,玻璃为400年。二是焚烧,开展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必将成为或已经成为垃圾终端处理的不二选择。


  新常态的考量必须基于农村开展垃圾分类的四大优势


  1、农村社区有比较完善健全的组织体系和领导班子,有村二委的带领


  2、农村社区是熟人社会,相互监督比较有效


  3、农村垃圾相对比较简单而且量少


  4、资源化后生产的有机肥可以与农业特色产业、特色农产品的培育结合起来


  开展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必须把好“五个关”:


  一是把好源头关,实行垃圾分类收集


  二是把好身份关,实行定时定点投放



  这两个关是最难过的。一个人的习惯养成需要3个月(是指好习惯,陋习3分钟就会了),一个团体的习惯养成需要3年(团体的陋习不需要时间,中国式过马路),一个社会的习惯养成需要7年。


  三是把好转化关,实行减量成肥处理。垃圾的有效成肥需要科学的技术支持,要对垃圾成肥工艺中的温度湿度控制、细菌种类数量、原料垃圾配比、机械搅拌粉碎、发酵反应时间等各个环节进行科学控制。目前主要有两种成肥模式。


  1、机械化快速成肥处置模式。这一处置模式是通过设备、菌种,经设备物理处理、生物发酵堆肥,实现可堆肥垃圾快速资源化。这一模式成肥速度快、出肥数量大、肥料形态好,但投入和运行成本相对高一些(电价从0.946元/度降到0.558元/度,成本几乎下降一半),较适用于人口密集、垃圾处理量多、有机肥需求量大的农村地区。省试点主推这个模式。


  2、太阳能普通堆肥处置模式。这一处置模式是利用太阳能与垃圾渗滤液回喷技术,促进堆肥加快反应与生成。这一模式简单易行、投入和运行成本相对较低,但成肥时间长、肥料比较粗放、会产生臭气、会出现渍水的二次污染等,适用于人口密集度低、交通运输成本较高的偏远农村地区。


  四是把好利用关,实现生态循环增效。生产出来的垃圾肥料能不能用,有没有出路,能否逐步走出一条市场化的路子,实现有利可图,是让村集体、村民动心并动手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重要一环。我们必须在谋划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一开始,就同步谋划、同步设计、同步开展,可以与特色农产品的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可以与有机肥料、专用肥料的专业生产厂家,可以与花鸟市场、盆景市场等等,进行对接。桐庐已大量生产垃圾有机肥并完成商标注册,年生产“世外桃源”牌垃圾有机肥5000吨,效益600万元以上,目前垃圾有机肥主要用于农业基地的土壤改良,它的规模化生产为发展生态农业,培育绿色食品品牌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是把好监督关,实行村规民约治理。各地要通过宣传发动、完善村规民约、广泛开展活动等方式来确保垃圾分类落到实处。通过村民大会、入户走访、播放专题片,悬挂横幅等形式,通过“小手拉大手”、“好姐妹宣讲团”等手段,全方位宣传发动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建立农户门前“三包”和美丽家园维护公益金等制度,加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开展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几点体会


  1、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关键在于村两委班子的决心和恒心。


  2、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不在于难,而在于烦


  3、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必须贴合农村实际,简便易行。


  4、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必须持续坚持奖良习、贬陋习。


  (六)要把贪大求洋作为美丽乡村的负面清单。


  一些地方在错误理念的指导下,美丽乡村建设走了样。建大亭子、大牌坊、大公园、大广场等“形象工程”,偏离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有的照搬城市模式,脱离乡村实际;有的村庄绿化采用草皮、灌木修剪等城市园艺手法,不易村庄后期维护;同时部分村庄还存在水泥过度硬化、透水不足等问题。有的村庄依然存在推山削坡、填塘以及溪流、沟渠等驳岸硬化过度等破坏乡村风貌和自然生态的行为。亟待改进。

 
标签: 美丽乡村建设

本文标题: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样稿五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576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