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湾古镇——中国大运河第一古镇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1-04-11 09:30:40  来源:古建家园  作者:朱雀
核心提示:窑湾古镇坐落于江苏省新沂市西南部京杭大运河与骆马湖交汇处,位于徐州、宿迁两市交界处,距县政府约30千米。窑湾古镇历史上溯于春秋,自武德元年(618年)建置,已有1400多年历史。

  窑湾古镇坐落于江苏省新沂市西南部京杭大运河与骆马湖交汇处,位于徐州、宿迁两市交界处,距县政府约30千米。窑湾古镇历史上溯于春秋,自武德元年(618年)建置,已有1400多年历史。


  窑湾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鼎盛于明清、民国时期。曾是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码头,是苏北鲁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夏商时期,该处为邳国辖地。东周时期,该地为钟吾国辖地。武德元年(618年),唐朝实行州县制,窑湾建镇,始名隅头镇。清康熙七年(1668年)郯庐大地震,隅头镇被毁,后迁往镇南运河拐弯处筑窑烧砖,重建新镇,过往船只多在此停泊,窑湾由此得名。



  古镇始建于唐朝初期。古镇中,城门、楼、店、院、宫、寺、庙、殿,自宋至清,代有营建。古老的街巷、宅院、会馆、作坊、商行、货栈、典当、码头等古镇昔日风貌基本犹存。


  清末民国初期,窑湾镇有商号、工厂、作坊等360多家,其中钱庄有13家。东三省货物经窑湾远销南洋、新加坡、台湾、日本等地。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家的商人、传教士来窑湾经商传教,当年镇上设有美孚石油公司、亚西亚石油公司和五洋百货等外国公司。外国的汽艇、国内的小货轮在窑湾码头来往穿梭,河面桅樯林立,街道人流如织。当时有商铺、宅院、教堂、庙宇8000多间。


  在明清漕运鼎盛时期,窑湾为南北水陆要津,往来船只南达苏杭,北抵京津,工商贸易曾昌盛一时。到民国初期,镇上常驻人口3万人,流动人口1.5万人,故一时有“小上海”之称。


  窑湾古镇素有“东望于海,西顾彭城,南瞰淮泗,北瞻泰岱”之说,号称“黄金水道金三角”、“苏北水域胜江南”之美誉。



  窑湾古镇现存明清古民居834个,自然人文景观20多处,明清老街两侧铺满了青砖和灰瓦的作坊,飞檐翘角,形似江淮名胜,被称为“中国大运河第一古镇”。但与一般江南古镇不同的是,窑湾古镇深受晋商、赣商的影响,建筑厚重,气势磅礴,带有浓厚的“西域风情”。


  清康熙年间(1671年)建的吴家大院是窑湾古镇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宅院,距今有300多年历史。吴家祖籍福建,在明末的海上税官中,由于对海上贸易比较了解,所以从事烟草生意。清道光年间,吴家拥有房屋500多间,共有五处产业,白银三十多万两,被称为“吴半街”,其建筑风格也是福建沿海风格,具有抗台风、抗暴雨等功能。



  传说乾隆皇帝南巡经过窑湾古镇,在一座望月酒楼用餐时,看见运河上来了船,便脱口而出一句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南北”。旁观的纪晓岚随口用窑湾东、西当铺对出绝句:“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从前的当铺,如今已改名为中国当铺博物馆。


  赵信隆酱园店始建于明熹宗三年(1623年),距今有300多年历史。这是古镇“前店后坊”布局模式的典型代表之一。其酱、甜油产品自清乾隆时期一直作为御膳房的上等佐料,并因此而声名远播。院内的酿造作坊沿袭了传统的工艺流程。展室内详尽地介绍了酿造全过程。该店于200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谈到窑湾古镇特产,非甜油、绿豆烧酒莫属。这其中最有名的绿豆烧酒,始于明末清初,是江苏八大名酒之一。此酒在酿造过程中加入人参、砂仁、杜仲等46味名贵中草药,佐以冰糖熬成,因其色泽似绿豆汤而得名。传说乾隆皇帝尝过之后,就把它定为贡酒,取名“青豆烧”。


  窑湾甜油,因含有多种氨基酸而味道鲜美,热炒凉拌醒汤皆宜。窑湾甜油以历史悠久,品质优良享誉大江南北。2006年6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由徐州市人民政府授牌保护。



  窑湾古镇2011年被命名为“中国最具魅力乡村旅游目的地”;同年7月,窑湾古镇被国家住建部、旅游局评定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被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评定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名单。


 
标签: 窑湾古镇

本文标题: 窑湾古镇——中国大运河第一古镇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580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